实时语音传输系统缓冲模型研究与实现
【摘要】:
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实时语音传输系统桶形缓冲区模型,以改善实时语音传输效果。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STN调制解调器信道的数字化实时语音传输系统。基于PSTN调制解调器的数据应用在一些特定领域仍然不可取代,如军用保密语音系统等。但是实时语音信号在PSTN网络(海事卫星M4)的数字信道中传输时,由于信道的自身特点(延时、非匀速),语音会产生延时和断续的现象。通常通过调节信道参数来优化信道传输质量,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了桶形缓冲区为模型的终端补偿方法,解决了如何利用终端缓冲区的调节作用补偿数字化语音经过远程信道传输后带来延时和断续的负面影响。本文所给出的控制方法与通信信道无关,因此同样适合互联网语音传输系统,即VoIP系统,具有普遍意义。
|
|
|
|
1 |
贾振堂,王光华,吴元保,贺贵明;PSTN可视电话中的V.80同步传输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5期 |
2 |
李梅莲,姚学理;IP电话现状及其实现技术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3 |
谭月杰,丁晓明;用AMBE-1000实现的语音分组技术[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3年06期 |
4 |
辛伟;PSTN上的多媒体新业务——DSVD业务[J];电信网技术;1996年04期 |
5 |
丘斌,李兵;GSM与分组交换共用数据网之间的通信[J];电信快报;1999年05期 |
6 |
聂秀英;IP网与传统电信网开放电信业务的比较[J];中国数据通讯网络;1999年10期 |
7 |
张彬,陈扶辛;环境指数监测专家系统[J];信息技术;2001年02期 |
8 |
陆垂伟,毛雪涛,戴翔宇,陈赫贝;远程串行数据通信技术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03期 |
9 |
郭培峰,周建波,蔡淮;基于H.263(+)的安全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0 |
李利平;软交换技术及应用分析[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1 |
姚仲敏;利用PSTN、ISDN网络及其线路资源的抄表系统方案设计[J];电测与仪表;2003年11期 |
12 |
柳华栋;笔记本电脑的Modem[J];电信网技术;2003年02期 |
13 |
张望,郭培峰,古钟璧;呼叫中心在安全监控系统中运用的研究[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4 |
李军;采用PSTN电话网实现小型机IBM AS/400远程通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15 |
徐大伟,汪跃;浅谈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几种方式[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6 |
徐昌平,卢益民,郭建伟;基于PSTN网的远程视频监控的设计[J];广东通信技术;2001年02期 |
17 |
王凡,石延华;软交换技术在未来网络中的应用[J];黑龙江通信技术;2003年01期 |
18 |
许明峰;IP电话网间结算的探讨[J];黑龙江通信技术;2000年04期 |
19 |
徐飞,陈彩生,郭东辉;基于MCS-51芯片的电话报费系统[J];无线电工程;2000年02期 |
20 |
郭忠文,焦润海,刘玉海;UPS通用通讯协议的设计及软件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