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肾阳虚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摘要】:
在目前的中药药理研究中,绝大多数动物实验还是采用西医病因病理复制动物模型,只强调“病”,而忽略了“证”,很难通过动物模型反映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例如当前在研究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时,通常选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病理模型进行评价,忽视了中医的征候。而临床上的胸痹心痛可见多种中医的“证”,如“肾阳虚证”。但单纯西医的病理模型是否可以代替中医的“证”与“病”并存的征候模型,尚无前人报道。
为确证“病”和“证”相统一的实验动物模型是否能科学的评价中药的药效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中药的新药开发和研究,我们在大鼠皮下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模型的基础上,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24h建立了“肾阳虚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测形态学、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心血管系统相关因子等指标,同时采用西药(硝酸甘油注射液)和中药(苦碟子注射液)进行药物干预,探讨单纯急性心肌梗死与“肾阳虚证”下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心肌形态学、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心血管系统相关因子等指标变化程度在“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与“肾阳虚证”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且与西药和中药的干预作用结果亦相一致。提示在研究治疗胸痹心痛中药时,大鼠“单纯”急性心肌梗死可直接作为评价药效的模型,无须建立“肾阳虚证”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存的实验动物模型。
|
|
|
|
1 |
苏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03期 |
2 |
介琦;;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力衰竭[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
3 |
汪谋岳;急性心肌梗死和口服避孕药[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7年17期 |
4 |
宋方树,崔钊,赵成军;中西医结合抢救急性阑尾炎并发急性心肌梗死4例的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1999年10期 |
5 |
赵彦平,吴时琴;急性胰腺炎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6例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1999年02期 |
6 |
赵学英!064200;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3例[J];河北医药;2000年10期 |
7 |
张艳滨,赵晓丽,王翠清;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0年04期 |
8 |
徐国华,岳丽华,张萍;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1期 |
9 |
肖青,张兰,闫哲;急性心肌梗死186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0年04期 |
10 |
逄淑兰,张新科;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0年02期 |
11 |
杨丽霞,张青春,王继红;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2 |
尚小明,姜玉如,郑心田,葛健,李莉,赵碧琼,孙凤玲;急诊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2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
13 |
张新庆,倪小青,汤月霞,王崇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卒中42例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
14 |
王晓野;邱春梅;;硫酸镁在非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应用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01年01期 |
15 |
潘志学;;鼠特灵中毒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J];临床急诊杂志;2001年02期 |
16 |
陈海坚,颜景信,罗建文,朱秀龙,邓红胜;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7 |
王彧,刘慧峰,周冬云;28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18 |
高曼莉;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2年03期 |
19 |
李克翠,陈翠平;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3期 |
20 |
赵新;关中宪;;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