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
现代企业用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多,其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一个投资大、历时长的浩大工程。企业信息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如果不从战略上规划好,不仅会造成信息系统建设的直接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的企业运营方面的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因此,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技术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与建设模式展开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的研究现状。然后,从价值链的相关理论、技术选择的相关理论和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入手,在分析信息化与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关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增值机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原则与方法、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选择的指标体系以及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技术价值度量的方法等问题。
其次,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两方面,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思路。这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从企业内部要解决“信息孤岛”这样的问题入手,提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的基本思路。换言之,从制造业企业内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用物料清单BOM作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系统集成框架,从而实现由企业信息门户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再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信息集成,最终帮助制造业企业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
从制造业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制造业企业要实现外部与合作伙伴、供应商或客户的外部资源整合,从设计、生产、车间和商务四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其实现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思路:针对协同设计环节,提出了制造业企业为进行协同产品开发可以采用的集中结构及信息系统集成的联邦式结构;针对协同生产环节,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为将与协同生产过程相关的业务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库系统集成原理,分析了在实现生产过程中数据集成时的数据模式转换这一关键问题;针对协同车间环节,分析了信息系统在车间环节集成的体系框架和相关的功能模型;针对协同商务环节,提出了基于规则的协同商务信息集成模式和相关的集成结构。
最后,本文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和建设模式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