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C1100的无线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如何使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实现信息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这是21世纪全球基础教育革新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仅能宏观的、大概的得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不能实时、快速、科学、准确的了解学生课堂接受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设计了无线反馈系统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反馈。主要工作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本文研究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ISM射频芯片通信技术完成了无线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中包括无线反馈手持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反馈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2)本文对无线通信模块射频PCB电路进行了合理的布局、布线和抗干扰设计;对电源输出进行了不同的滤波处理。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无线反馈手持器、无线通信模块和无线反馈控制器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
(3)本文对无线反馈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际测试表明,无线反馈手持器在低功耗的基础上实现了键盘作答、液晶显示等功能;无线反馈系统能够实现各学科客观题的随堂测验和抢答游戏等功能,为早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
1 |
徐思均;;反馈系统校正网络的计算机设计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
2 |
周军;线性多变量反馈系统开闭环各类零极点关系描述[J];自动化学报;1995年05期 |
3 |
吴恒玉;唐民丽;;运算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判断及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4 |
何汉林;吴正国;吴国俊;;多变量反馈系统稳定零极近似相消的积分约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5期 |
5 |
周涛;鲁耀斌;;C2C交易中第三方信任机制作用的实证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年03期 |
6 |
周明;汤谷云;;试题库及其反馈系统的设计[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
7 |
何汉林,王中生,廖晓昕;纯量反馈系统稳定零极近似相消的积分约束(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年06期 |
8 |
郭辽原,赵凤敏,马建国,任国富,马向辉,陈海英;具有先进采样技术的新型地层测试器[J];测井技术;2005年03期 |
9 |
刘笑飞;杨晓明;;简述网络高等教育中反馈系统的构建[J];教育信息化;2005年13期 |
10 |
章兢;蔡立军;栾永玉;;毕业设计远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
11 |
冯纯伯;;反馈系统的无源性分析及其应用[J];自动化学报;1985年02期 |
12 |
刘振华,潘松振,苏运东,陈鸿斌;交叉多路反馈系统的分析方法及其计算机辅助计算[J];石油天然气学报;1988年01期 |
13 |
王勇,刘文江,李嘉,胡军,高雪飞;分布式检测系统的反馈融合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12期 |
14 |
李强;非线性小信号对反馈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5 |
张效宇;陈南;;基于DSP/dSPACE的轿车后轮转向精确控制[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8年09期 |
16 |
陈雄宏;鲍景富;宋亚梅;段泽群;;100MHz低相噪晶体振荡器设计[J];压电与声光;2009年01期 |
17 |
谢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J];现代教学;2009年11期 |
18 |
郑士贵;政策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4期 |
19 |
Philp Cheilik;王建章;;宇宙通讯中的执行指令[J];无线电工程;1974年02期 |
20 |
鲁凯生;;奈奎斯特判据判断非单位反馈系统的稳定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