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思地拉玻的设计与合成
【摘要】:
本课题以新药设计的拼合原理为依据,以已知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天然药物成分白藜芦醇和抗HIV分子地拉韦啶活性中间体为目标,期望合成一种在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同时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新型抗艾滋病药物。然后,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对-苯二甲酰氯为连接剂考查了苯酚和苯胺的反应模型情况,同样以先酯化后酰胺化和先酰胺化后酯化两条路线成功的合成出目标化合物瑞思地拉玻。在合成过程中对瑞思地拉玻的合成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先酰胺化后酯化比先酯化后酰胺化有操作简单,收率高,成本低的优点。瑞思地拉玻的合成为开发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新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
|
|
1 |
窦鸿,毛积芳,李德岩,王官将,蔡在龙,邹鲁峰,李杰,彭兴盛;基因工程制备重组人降钙素类似物[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0年04期 |
2 |
朱应麒,S.C.Joseph Fu,C.Y.Lai;牛胰岛素的酰胺化反应及其六酰胺产物的分离及鉴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1年01期 |
3 |
时彦华;郑友广;吉民;;N-(4-羟苯基)维甲酰胺的生物素标记衍生物的合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4 |
童国通;;5-氯-N-环己基戊酰胺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7期 |
5 |
李效军,陈立功,方芳,王晓季;非那雄胺合成路线图解[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年05期 |
6 |
赵明媚;潘君;李永刚;刘颖;王远亮;牛旭峰;;一种可阻止非特异性蛋白质吸附的新型聚乳酸材料——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3期 |
7 |
琚海燕;王坤余;苏德强;陈晓威;;碳化二亚胺改性胶原纤维支架材料的特性表征[J];功能材料;2009年01期 |
8 |
吴孝国;毛亚琴;;扎鲁司特的合成工艺改进[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年01期 |
9 |
李志裕;陆平波;季晖;邵卿;尤启冬;刘潇;;苯基四氮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组胺释放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09年10期 |
10 |
李文娟;冯震;薛晓敏;黄静;吴自荣;;γ-聚谷氨酸天冬氨酸-顺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02期 |
11 |
吴军;谢敏浩;刘娅灵;邹霈;何拥军;王洪勇;;L-5-(2-乙酰氧基-丙酰胺基)-2,4,6-三碘异酞酰氯的合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年S1期 |
12 |
;富电子芳族化合物的串联酰胺化反应[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年01期 |
13 |
吴红菱;2-甲基-3(2H)-异噻唑酮和5-氯衍生物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年03期 |
14 |
周怀胜;蓝育青;程良正;张黎明;杨立群;;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负载及缓释醋酸曲安奈德的性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9期 |
15 |
江智红,李伯良;肽的α-酰胺化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8年01期 |
16 |
朱阳,许峰;头孢噻呋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年06期 |
17 |
曾裕建,杨眉;头孢噻呋钠的制备[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年11期 |
18 |
王磊;冉倩;李达翃;姚和权;张奕华;袁胜涛;张陆勇;沈明勤;徐进宜;;14-O-取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英文)[J];中国天然药物;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