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吉林西部葵花种植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刘爽  
【摘要】: 本文依托“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的子项目-“吉林西部油料作物(葵花)产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在搜集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土壤资料的基础上,采集剖面土壤、表层土壤、根系土壤和葵花籽样品,并分别对土壤样品进行元素全量、有效态含量、土壤理化性质等测试,对葵花籽中元素含量和葵花籽品质指标进行测试,运用地球化学循环理论,采取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和地球系统评价技术路线,研究该区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结合该区葵花籽中元素含量,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在沉积物—土壤—植物体内的迁移、转化、累积规律,进一步研究元素对葵花籽品质的影响,为该区葵花种植区划提供科学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麻素挺,汤洁,林年丰;基于GIS与RS多源空间信息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资源科学;2004年04期
2 王娟,汤洁,杜崇,卞建民;吉林西部农业旱灾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分析[J];灾害学;2003年02期
3 高红兵,刘保东,杨春波;吉林西部加拿大牧草引种及筛选试验[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李晓燕,张树文;基于景观结构的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动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年01期
5 王利群;;吉林省西部地区沙尘暴形成的气候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李晓燕;王宗明;张树文;;吉林西部农牧互动及其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6年05期
7 初敬华;;吉林西部水生植物资源的调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王晓玲;孙孝维;;吉林西部鱼类资源调查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利群;;吉林西部地区沙尘暴形成的下垫面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王丽红;;吉林西部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11 卢远;华璀;王娟;;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年S1期
12 赵明宇;;试析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的原因[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13 韩国君;初敬华;;吉林西部盐碱化草甸野生花卉种类与物候期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4 张殿发,王世杰;吉林西部土地盐碱化的生态地质环境研究[J];土壤通报;2002年02期
15 张虎成,俞穆清,贾春明;吉林西部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行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6 骆术斌;徐蕾;;支持向量机在吉林西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11期
17 尹楠,周云轩,王黎明,万力;NOAA/AVHRR的分裂窗算法在地表温度反演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年04期
18 杨俊鹏;胡克;刘玉英;;吉林西部盐碱化土壤碳酸盐的碳稳定同位素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2期
19 初敬华;韩国君;;吉林西部盐碱化草甸野生药用植物种类与物候期的观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0 邢艳芳;韩国君;初敬华;;吉林西部五花草甸植物种类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平;许春雪;安子怡;王岚;汪双清;;元素形态标准物质及生态地球化学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春雷;潘卫丰;宋明义;简中华;;浙中某地铊生态地球化学研究[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3 卞建民;林年丰;汤洁;;RS支持下的湿地生态环境研究—以吉林西部平原为例[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李建东;;吉林西部草地持续利用几个问题的商榷[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湖南省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6 陈兵;胡克;介冬梅;闫日清;赵亮;;吉林西部碱尘气溶胶矿物与元素组成和来源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7 金立新;包雨函;徐洲;;土地生态地球化学质量监测试点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喜宽;安泽华;;利用地球化学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服务[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卢远;王娟;;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能值评价方法及其应用[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10 杨静;刘慧涛;孙大铎;任军;;吉林西部沙地果树高效栽培适宜品种筛选研究[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月芬;吉林西部草原生态环境评价及其专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娟;RS-GIS-EIS技术支持下的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集成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韩维峥;吉林西部草地退化恢复与碳收支的耦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凤琴;吉林西部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卢远;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孙平安;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高武;重庆都市圈土壤重金属元素迁移富集及生态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杨忠平;长春市城市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来源解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汪雪格;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臧立娟;吉林西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爽;吉林西部葵花种植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麻素挺;吉林西部生态环境需水量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刘玉英;吉林西部晚全新世环境演化[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杨婧;吉林西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状况分析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轩;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管理及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王雄军;太原盆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预警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杜会石;半干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力春;吉林省西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化配置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辛欣;吉林西部地下水的模拟预报及管理模型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晓丹;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 李建东;吉林西部草地持续利用有关问题的商榷[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0年
2 记者 张丽华;深入探讨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与健康[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傅铁铸;那是一片文学生长的沃土[N];吉林日报;2006年
4 ;吉林西部四个县将会成为“鱼米之乡”[N];吉林日报;2007年
5 记者 齐海山;吉林西部办风电风害变身新能源[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夏军(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武汉大学教授);如何保育、修复吉林西部湿地生态系统[N];中国水利报;2004年
7 记者 红艳 通讯员 高征西;河套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通过评审[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8 田影;改善吉林西部电网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N];国家电网报;2009年
9 丁铭;调查河套地区生态地球化学[N];中国矿业报;2003年
10 李凤英;大型水利工程将使吉林西部变成富足粮仓[N];协商新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