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语境下90年代都市小说的审美研究
【摘要】:
本论文试图从审美的角度去理解90年代的中国都市文化与都市小说,对都市社会从文化与文学两方面进行双重观照,探讨都市文化语境下的都市小说在对现实世界的审美认知和价值建构上与时代互相映照、互相阐释的互动关系,力图展现都市小说的文化基础、精神表征、审美价值,进而探究人在都市中的生存处境、情感方式和精神状态。
论文的主体包括四部分。第一章主要对照了都市和乡村作为人类两种主要生存方式的差异,以及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生成了都市小说和乡村小说两种不同的小说形态。考察都市文化和都市小说之所要提及乡村,是因为乡村一直是人类存在的主要形态,对于新的生活方式都市来说构成了天然的参照系。第二章从都市生活的物质基础、都市生活的主体、都市生活的特征三个方面说明形成都市文化的基础和条件,并分析了在这种都市文化语境下作为现实参照的都市小说的生成。第三章主要考察都市审美意识的嬗变。首先从都市之美入手,揭示出都市文化物质化的审美意识。再通过对“海派”都市小说与90年代都市小说在世俗性审美认同的比较中,发现二者在气质相通中的差异性,进一步肯定了90年代都市小说世俗性审美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第四章在之前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将论述的重点放在90年代都市小说的文本分析上,并通过这种分析,印证了90年代都市文化的世俗性审美特质,同时关注到都市化过程中给人的心理和精神上带来了困惑与迷惘,从具有各种意象性的都市生存中加深了对都市的理解。论文主体之后设立了余论,论述了“都市情结”与“反都市情结”的双生性,揭示出都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