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0在炎症性肠病大鼠脑、结肠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重要的肠道疾病,临床症状多变,治疗效果差,易复发,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到目前为止仍不是十分明确。我们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机体免疫稳态调节的角度出发,探讨IL-10在IB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探讨IBD的发生、发展及其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奠定基础。本实验以建立炎症性肠病大鼠动物模型为出发点,并且分别于造模后第3天、7天、14天、21天、28天取大鼠脑组织、结肠组织和血液。结合炎症性肠病各时期病理组织学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脑组织、结肠组织中IL-10表达的变化,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0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肠管病理变化的加剧,IL-10在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表达升高,而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和在血清中的浓度逐渐降低;随着肠管病理变化的减轻,IL-10在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表达逐渐降低,同时,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和血清中的浓度逐渐升高并趋向于正常。提示脑组织中IL-10的变化与IBD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而结肠组织和血清中IL-10的变化与IBD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提示,IL-10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共用的信息分子可能在IB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
|
|
1 |
周艳;彭彰智;阮征;印遇龙;李玲;黄小流;张翠;;低聚乳果糖对结肠炎大鼠食糜代谢物影响[J];食品科学;2011年11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