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沟槽式仿生金刚石钻头的试验研究
【摘要】:
仿生学是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的新兴边缘学科,仿生技术被认为是原始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手段。生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优化出优良的形态结构和材料表面功能,是人类创造先进技术的仿效对象,并为人类提供了天然的学习蓝本。土壤动物(如蜣螂、蝼蛄、穿山甲等)长期生活在土壤和岩石中,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其体表触土部位呈现出凹坑、凸包、鳞片、波纹等各种非光滑形态,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减少粘附、降低阻力的功能,而且具有非常高的耐磨性能和再生功能。仿造生物体表的特性,将仿生学技术应用到钻头的设计上,理论上可以解决钻头的寿命短、钻进效率低及钻进过程中出现的“打滑”现象等问题。
我们在形成钻头非光滑表面上采用在钻头装料时植入一定介质的方法,分为硬质点植入法和软质点植入法,在钻进过程中硬质点植入法在底在唇面形成凸起,而软质点植入法形成凹坑。本文与金刚石钻头的结构设计、制造理论和技术紧密结合,把沟槽式非光滑理论合理地应用在金刚石钻头中,在对仿生孕镶金刚石钻头非光滑表面成形方法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沟槽式非光滑孕镶金刚石钻头,目的是想提供一种在钻进坚硬打滑地层时的高效、耐磨碎岩工具。
本文设计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沟槽式非光滑金刚石仿生钻头,通过等比压试验证明在转速为450rpm,钻压为600kgf时,沟槽式仿生钻头钻进效率是普通仿生钻头的5.6倍,是普通钻头的29.7倍。而在其他钻进参数条件下,效率均优于普通仿生钻头和普通钻头。但是强度胎体强度不够是目前没有攻克的难题。
|
|
|
|
1 |
张旬;陈建敏;;渗硫处理对常温固化粘结润滑膜耐磨性影响的研究[J];山东科学;1990年03期 |
2 |
吴明祥;郑望林;;奥氏体——贝氏体合金球铁衬板的生产及应用[J];适用技术市场;1997年10期 |
3 |
叶良武;张群莉;姚建华;张伟;孔凡志;顿爱欢;孙东跃;屠国清;;热锻模表面宽带激光熔覆超细碳化钨试验研究[J];应用激光;2007年03期 |
4 |
从善海;;矿用牙轮钻头碳-铌复合渗及耐磨性能研究[J];矿山机械;2009年19期 |
5 |
喻丽华;何林;;纳米Al_2O_3改性酚醛树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6 |
林文廉;张国良;王宗烈;胡本权;戚立昌;;离子注入改善人造多晶金刚石耐磨性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
7 |
范传光,徐慧,钟贻帆,王长生;灰铸铁在浇铸过程中的表层硼锆共渗[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88年03期 |
8 |
钱兆勇;钟敏霖;刘文今;马明星;张红军;;瓦楞辊高耐磨激光熔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涂层[J];中国激光;2008年08期 |
9 |
张维平;马海波;陈天运;郎志华;;激光熔覆原位生成硬质陶瓷颗粒钴基复合涂层[J];中国激光;2009年12期 |
10 |
丛茜;封云;任露泉;;仿生非光滑沟槽形状对减阻效果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6年02期 |
11 |
任露泉,李建桥,陈秉聪;非光滑表面的仿生降阻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19期 |
12 |
徐良;孙友宏;李治文;王传留;孙丙伦;陈师逊;;仿生孕镶金刚石钻头在山东玲珑金矿的试验[J];地质与勘探;2008年04期 |
13 |
丛茜,王连成,任露泉,王志中,李安琪;鳞片形非光滑表面的仿生设计[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2期 |
14 |
孙久荣;戴振东;;非光滑表面仿生学(Ⅰ)[J];自然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
15 |
李曙光;陈孝钦;;异形唇面金刚石钻头钻进硬岩的效果[J];地质与勘探;1986年05期 |
16 |
冯振生,杜伟;环氧树脂光弹性材料时间边缘效应的起因及预防方法[J];力学学报;1978年04期 |
17 |
高文学,金乾坤,杨军,黄风雷,段卫东,钟冬望;沟槽深孔微差爆破的工程实践和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1999年02期 |
18 |
郑石仁;金刚石钻头磨耗与时效的关系[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81年06期 |
19 |
吕智,戴玉芝;高压合成金刚石聚晶的耐磨性与其所含金刚石粒度的关系[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
20 |
徐文东,干福熹,施宏仁,何红,林强;CD-R光盘盘基槽深和槽宽均匀性测试方法研究[J];中国激光;2001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