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钙钛矿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性能
【摘要】:
降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工作温度至500~800oC会大大降低电池的成本,加快其的商业化进程。但温度的降低也明显降低了阴极的性能。因此开发中低温高性能阴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两类双钙钛矿材料LnBaCo_2O_(5+δ)和LnBaCuMO_(5+δ)(Ln是稀土元素)的物理与化学性能,论证了这类材料作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可行性。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nBaCo_2O_(5+δ) ( Ln=Pr, Nd, Sm, Gd ) ( LnBCO )阴极材料。LnBCO阴极材料与常用的电解质SDC和LSGM具有很好的化学兼容性。LnBCO的热膨胀系数也随稀土离子半径减小从Pr到Gd依次降低,从PBCO的21.5×10-6 K-1降到GBCO的17.6×10-6 K~(-1)。LnBCO阴极均具有高的电导率,在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电导率均在300 S cm-1以上。700oC时LnBCO阴极在LSGM电解质上的阴极极化电阻均小于0.15Ωcm2,800oC时单电池功率密度最小值均高于661 mW cm~(-2)。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LnBaCuMO_(5+δ) (Ln=La, Gd;M=Fe, Co)阴极材料。LBCF,LBCC和GBCC材料均与SDC电解质化学兼容。在IT-SOFC的工作温度范围内,LBCF材料的电导率为71-157 S cm-1,LBCC材料的电导率为291-408 S cm-1,GBCC材料的电导率为20-58 S cm-1。LBCF,LBCC和GBCC三种材料在30-850oC温度范围内的平均热膨胀系数分别为17.0×10~(-6) K~(-1),18.3×10-6 K~(-1)和15.1×10-6 K~(-1)。LBCF,LBCC和GBCC三种材料在SDC电解质上的界面极化电阻在750oC时分别为0.11Ωcm~2,0.06Ωcm~2和0.13Ωcm~2,均表现出了好的阴极电催化性能。以这三种材料为阴极的单电池, 800oC时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到了557 mW cm~(-2),603 mW cm~(-2)和528 mW cm~(-2)。上述两类阴极与SDC组成的复合阴极材料也呈现出良好的性能。
|
|
|
|
1 |
吴飞,王德全,张丽霞,廖振江;复合MnO_2阴极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J];电源技术;1994年06期 |
2 |
徐加焕;黄喜强;吕喆;张耀辉;葛晓东;苏文辉;;Pr_(1-x)Sr_xAlO_(3-δ)的合成及其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05期 |
3 |
陆明;蓝增瑞;;溅射离子泵的一种新阴极材料——Ti_(15)Mo合金[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81年01期 |
4 |
黄文华,杨建华,聂怀文,吕之奕,屠恒勇,温廷琏;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n_(0.6)Sr_(0.4)Fe_(1-χ)Co_χO_(3-δ)的合成和性能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4期 |
5 |
王英,唐仁衡,肖方明,卢其云,彭能,李海涛;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CoO_2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2期 |
6 |
刘荣辉,马文会,王华,杨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云南化工;2005年03期 |
7 |
祝宝军,贡涛,唐元洪,陶颖,陶有堃,王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1-x)Sr_xMnO_3的制备方法[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
8 |
张正宇;李素珍;;阴极材料含镧复合氧化物的电催化特性[J];现代技术陶瓷;2007年02期 |
9 |
唐致远,徐国祥;聚(2,2′-连四硫二苯胺)作为锂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2年04期 |
10 |
李驰麟;刘文元;傅正文;;基于LiCo_(0.8)M_(0.2)O_2(M=Ni,Zr)薄膜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006年06期 |
11 |
丁锡锋;高凌;杜雪娟;郭露村;;La_(0.7)Sr_(0.3)Cu_(1-x)Fe_xO_(3-δ)系阴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2期 |
12 |
鲍霞;陈永红;卢肖永;刘杏芹;孟广耀;;Ba_(0.4)Sr_(0.6)Co_(1-x)Fe_xO_(3-δ)系阴极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
13 |
杨遇春,郑有国;锂离子电池材料新进展[J];电池;1998年04期 |
14 |
李思平,谢原寿,柳全丰;电沉积制备铜/镍-钨-磷新阴极材料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2年04期 |
15 |
张硕,刘铁成,张玮,吕天全,李畅,陈岗;价非均衡化体系Li(Co_xAl_(1-x))O_2、Li(Al,Co)_xMn_(1-x)O_2的X射线表征及Al、Mn掺杂的影响[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
16 |
祝宝军;贡涛;唐元洪;雷海波;谢礼;肖樱;;用SHS法合成SOFC阴极材料La_(1-x)Sr_xMnO_3[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2期 |
17 |
李彦;吴金星;赵大治;魏新利;;柠檬酸-硝酸盐法制备中温SOFC材料[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1期 |
18 |
李军;黄慧民;李大光;赖桂棠;夏信德;;锂离子电池纳米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研究与应用;2007年03期 |
19 |
沈薇;赵海雷;王治峰;王榕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9年03期 |
20 |
朴金花;孙克宁;廖世军;;钙钛矿型SOFC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