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士大夫爱国思想
【摘要】: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侵略者以武力手段野蛮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行为,这次战争的爆发使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战前,中国的思想界虽然有着意图改良社会的经世思想的萌发,但基本还处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自我修护,没有涉及到新思想的发展。战争的冲击使思想界有了迅疾的发展,林则徐、魏源、姚莹、包世臣等人不仅对西方的长技有了认识,同时在制夷的策略上也有了新的思考。
战后新思想的萌发,表现为一些列介绍西方的著作的出现,内容涵盖了对西方技艺、器械、地理、历史、风俗等介绍,也对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也有了一定的涉及。
制夷思想是战后士大夫阶级最主要的思想。安抚之道、以商制夷、以民制夷、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他们的对敌思路。抚夷之道侧重于妥协以换取暂时安宁;以商制夷则建立在最初对西方贸易目的的误区上;以民制夷的思想里有既包括传统的军事布防思想,用民政策也类似于以往历史上的招安之策,用民的同时还有着对民众天然的防备之心;以夷制夷因列强联合侵华而破产;师夷制夷思想则是仅仅从技艺入手,并没有足够的得到重视。种种迹象表明的是当时士大夫们的新思想仍旧没有超越当时的封建社会,属于旧式的思想。因此,中国人民要想摆脱侵略还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只有真正理解了西方先进的原因,真正思想上的解放,才能尽快走出一条摆脱侵略的自强御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