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组织的性质和原因
【摘要】:
虚拟组织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其发展正方兴未艾,已引起企业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由美国次贷危机所触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利用虚拟组织的大规模协作模式,可以增强组织和个人的抗危机能力。
目前,学界对虚拟组织的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角度也比较单一,对虚拟组织的发展阶段的全面研究还不多见,对虚拟组织的性质、产生原因、形成机理的全面深入论述更是鲜有人尝试。
本文对虚拟组织的性质和原因及大规模协作模式进行了系统地考察和论证,对虚拟组织的概念、内涵、外延以全新的视角加以释义,把虚拟组织和大规模协作模式结合起来考察,在研究角度方面具有新意,从而拓展了科斯关于“企业性质”的论证。
本文以虚拟组织的定义、性质为主线,以虚拟组织形成的原因为基础,主要以“自组织”方法论对虚拟组织的形成机理进行阐述,辅以大量新颖的实证进行类比、演绎和推理,然后对大规模生产模式进行了实证考察,最后结合虚拟组织发展的启示,提出促进我国虚拟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
|
|
|
1 |
杨辉;李崇银;潘静;;南海季风槽的异常特征和原因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
2 |
杨慆;吴跃萍;;农民工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
3 |
朱晓虹;;我院2007-2008年药品质量问题的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
4 |
张永安;梁华;;企业自组织管理的特征与比较分析[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
5 |
卢国良;王瑾;涂鹏;张健;葛中川;邵涛;夏昭林;;铁路职工职业伤害的病例-对照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与职业医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
6 |
包郭平;应益荣;;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
7 |
王学京;;膝关节伸位僵直的原因和预防[A];2006骨伤科疑难病症诊疗技术新进展、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8 |
邵珍;;职中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及矫正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
9 |
万江文;;工业无线自组织测控网络[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8学术年会第二届智能检测控制技术及仪表装置发展研讨会报告汇编[C];2008年 |
10 |
胡冀;秦会斌;胡炜薇;徐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灯照明监控系统设计[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