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945年俄(苏)与外蒙古的政治、经济关系
【摘要】:
1911年12月,外蒙古上层王公贵族利用中国南方辛亥革命之机在俄国支持下脱离清朝后,不顾俄国暂行“自治”的建议公然宣布从中国“独立”。从这时开始至1945年,外蒙古希望依靠和利用俄(苏)实现其独立建国及统一蒙古族地区的愿望,而俄(苏)也想乘此机会在政治、经济上全面控制外蒙古。于是,俄(苏)与外蒙古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俄(苏)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及自身处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制定、实施了三种不同的对蒙政策,对外蒙古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但俄(苏)的对蒙政策与外蒙古的意愿又未完全吻合,为此双方矛盾重重,有时还很尖锐,经历了一个相互磨合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外蒙古的政治走向和泛蒙古主义运动上。从1911年起,俄(苏)试图将外蒙古纳入本国经济圈,以达到独占对蒙经济利益的目的。受政治关系影响,双方经济关系走过了三个历史阶段,并呈现出相应的特点和运行模式。俄(苏)最终控制了外蒙古的经济,而外蒙古无奈地走上了依附俄(苏)的经济发展模式。总之,为实现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夙愿”,外蒙古并未因冲突而停止依靠、利用俄(苏),相反主动投其怀抱,哪怕是在政治、经济上受其所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