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
【摘要】:
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是我国当代文艺批评的核心理论。这个理论内部存在着四个问题:首先,学者们对“生活真实”概念理解的不一致造成了“艺术真实”概念的不明晰;其次,艺术是主观的,生活是客观的,二者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不能说“艺术高于生活”;再次,艺术真实论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它无法解释现有的文学现象;最后,“艺术真实”是一个主观的、不可验证的概念。尽管存在这样的理论缺陷,仍有很多学者深受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影响,把它当作评判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上世纪末,网络这种新兴媒体为我们带来了文学活动的巨大变革,读者成为文学活动的中心,作者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作品,作品不再是封闭的文本。文学在“后文学时代”里不再神圣,它成为了人们的消遣品。文学活动中的要素都在发生“质变”,而文艺批评家们如果依然固守旧有的批评标准和思想,还用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来评价这些作品,不去发展新的文学理论,研究新的文学现象,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只能是被人民所抛弃,并继续被边缘化。文艺理论本来就是从文学作品中发展而来的,它不能也不应该成为限制文学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