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房地产价格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
自2002年我国土地供给制度实施市场化改革以来,尽管其一方面极大地控制了土地供应量、优化了土地资源的配置,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土地价格的急剧上升,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也在快速上涨。于是,关于“招拍挂”的土地供给制度是否导致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因此,弄清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不仅有助于分析和评价现有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正确判断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真实原因,同时也能为进一步制订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而本文的研究也正着眼于此。于是,本文首先以我国各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基本出发点,在对各地区房地产市场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理论来实证研究不同地区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的长期作用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旨在揭示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其次,在理论上探析土地价格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传导机制后,运用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长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定量揭示我国土地制度转轨以来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传导效应:再次,针对我国土地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的变化及波动特征,在对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进行结构突变检验并对房地产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发展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基础上,应用变结构的协整分析来进一步揭示我国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针对现阶段我国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区域性、因果性和阶段性特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阶段系统地对土地价格的形成机理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更好地阐释土地价格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