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收藏的清代后妃朝褂研究
【摘要】:
清代是中华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在入关前就意识到“国家服饰之制,所以辨等威,定民志,朝野各有遵守”,从而开始厘定满族独特的服饰制度。虽然有清一代的统治者一再强调和重申:“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毋忘祖宗旧制,衣女直衣”,强调维护本民族服饰特色,但国土面积大部位处中原地区,为更利于的驭使汉族臣民,更为弥补本朝典制不足,清政权在创建服饰制度过程中,较多借鉴汉族服饰制度。
本文首先对沈阳故宫收藏的朝褂的外观进行观察、描述,再对朝褂的定义、使用场合、使用制度等进行说明、分析,再结合有关面料、花纹、制作工艺进行介绍、研究,最后与北京故宫收藏的类似款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沈阳故宫收藏的这三件朝褂均为清代晚期之物,为宫廷后妃在重大典礼时穿用。这三件朝褂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有两件是用珍贵的缂丝面料,有一件是初春更换春装时和夏末更换秋装之前所穿的隔季衣。这三件服装对研究清代的冠服制度、丝织工艺以及满族的民俗文化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