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肝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急性肝衰竭在急慢性肝病、肝肿瘤、外伤、肝脏手术后、中毒症、其他系统器官衰竭等疾病的过程中发生。急性肝衰竭若不及早诊断和救治,则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患有肝硬化、急、慢性及重症肝炎时,由于胃肠屏障功能的降低或肝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尤其是,肝枯否细胞受损,往往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而促使稳定的肝硬化转变为急性肝衰竭。同时,酒精性肝炎是引起稳定性慢性肝病患者急性恶化的主要原因。通常认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可造成凋亡性肝细胞死亡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浸润的炎细胞可进一步造成肝细胞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具有保肝作用的中药开始体现独特优势,并逐渐成为治疗肝病和保肝护肝的方向和趋势。因此,若能有效阻断肝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发展进程,则能缓解肝损伤以及肝纤维化。
本研究采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联合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为动物研究模型,并用内毒素刺激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探讨东北龙胆醇提物及其主要成分-龙胆苦苷、垂盆草水提物和人参代谢产物-人参皂苷Rh2的肝保护和干预机制,分别从抗氧化机制、细胞凋亡转导通路及MAPK家族信号转导通路、LPS受体-TLR4信号通路、HIF-1α表达等方面进行研究。
(1)东北龙胆醇提物显著降低急性酒精性模型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丙二醛(malondialdehyde),升高谷胱甘肽(glutathione),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氢酶(catalase)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并抑制酒精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同时显著阻断cytochromeP4502E1生成以及降低SREBP-1蛋白的核转移。
(2)东北龙胆中主要成分-龙胆苦苷显著降低急性酒精性模型中血清转氨酶浓度和脂质过氧化及肿瘤坏死因子(TNF-a),升高谷胱甘肽。尤其,龙胆苦苷抑制caspase-3和poly(ADP-ribose)polymerase裂解以及DNA片段化,从而缓解D-Ga1N/LPS所致肝细胞凋亡。龙胆苦苷还成功抑制caspase-8和-9活性,并阻断线粒体cytochrome c的释放,降低Bax/Bcl-2比例。同时,JNK和ERK磷酸化也被抑制。
(3)垂盆草水提物降低D-GalN/LPS所致死亡率、血清转氨酶及TNF-α水平。此外,显著降低凋亡细胞数目、DNA片段化,并阻断caspase激活,抑制toll-like receptor 4 (TLR4)。JNK、ERK和p38磷酸化及nuclear factor (NF)-κB也被抑制。LPS刺激RAW 264.7细胞中,显著降低TNF-α释放和TLR4表达,与体内结果一致。
(4)人参皂苷Rh2阻断LPS刺激RAW 264.7细胞中CD14和TLR4表达,抑制TAK1和JNK磷酸化以及NF-κB p65的核转移,并阻断IκB-α降解。人参皂苷Rh2在LPS刺激4小时内持续抑制HIF-1α表达。
综上所述,上述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对肝损伤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本研究为东北龙胆、垂盆草、人参开发用于临床肝损伤治疗,作为新源保肝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
|
|
|
1 |
李佳!563003遵义,陈华嘉!563003,宋家武!433124潜江;细胞凋亡与肝脏疾病[J];华中医学杂志;1997年05期 |
2 |
顾长海!400038重庆,吴易东!400038重庆,于乐成!400038重庆;重型乙型肝炎肝组织Fas/Fas配体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1999年12期 |
3 |
李绍强
,梁力建
,黄洁夫
,李智;Fas介导肝细胞凋亡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
4 |
杜娟;厉有名;;细胞凋亡与重症胰腺炎[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
5 |
窦骏;病毒性肝炎CTL介导肝细胞凋亡的研究近况[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7年03期 |
6 |
刘平,程向明,张留保,周其锦,张爱羚,郭丹;环孢霉素A诱导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
7 |
周一鸣;病毒感染与Fas/Apo-1和TNF-α介导的肝细胞凋亡[J];实用肝脏病杂志;1998年02期 |
8 |
南月敏;乔梁;于君;吴文娟;姚希贤;;Fas及其配体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细胞凋亡[J];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12期 |
9 |
何小艳;唐红;黄飞骏;;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宿主细胞浆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J];肝脏;2009年01期 |
10 |
张定凤;;肝细胞凋亡和病毒性肝炎[J];传染病信息;1996年04期 |
11 |
程尉新,金丽娟;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早期肝细胞凋亡及其调控[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年03期 |
12 |
于峻基;肝细胞凋亡研究近况[J];前卫医药杂志;1999年01期 |
13 |
傅德良;在鼠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肝细胞凋亡[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年04期 |
14 |
杨错;刘玉兰;张红梅;;肝细胞损伤机制及防治药物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年06期 |
15 |
秦波,张定凤,马英,范开;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Fas/FasL表达及其在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年02期 |
16 |
胡聪!050081,韩聚强,孙辉臣,郝晓东,李彬,丁卫东;TNFα/ActD诱导的大鼠肝细胞凋亡超微结构观察[J];肝脏;2001年02期 |
17 |
向晓星!200030,王国俊!200030,蔡雄!200030,李玉莉!200030;氧化苦参碱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早期肝细胞凋亡的作用[J];肝脏;2001年S1期 |
18 |
路雪雅,张颖;d-儿茶精抗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5年01期 |
19 |
;全身照射诱发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6年06期 |
20 |
印彤,童善庆,陆德源;超抗原SEB致小鼠肝细胞凋亡[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