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慈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化学防除效果
【摘要】:
为了建立包括多年生杂草慈菇(Sagittaria trifolia L.)在内的稻田杂草化学防
除体系,本试验对慈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除效果进行了的探讨,其试验结果
如下:1)慈菇是营养繁殖兼有性繁殖的,主要以地下球茎繁殖,球茎没有休眠
性,而种子具有休眠性;慈菇出苗率、出苗期与地下球茎埋层深度密切相关,在
15cm土层中的球茎出苗率最高,20cm以下的不出苗,球茎出苗时期离表土层越
近越早;本地区的慈菇出苗高峰期为6月15日,即移栽后20天左右;慈菇球茎
出苗后12天左右时养分消耗50%以上;慈菇的地下球茎在10-15cm的土层中分
布最多,占总分布数的76.3%。2)在试验室条件下,稻田除草剂农得时、水星、
吡唑特对慈菇药效试验结果,农得时、水星只能抑制茎芽生长,不能达到死亡状
态,而吡唑特除草剂不抑制慈菇球茎的养分消耗,而破坏叶绿素的形成,最终导
致慈菇死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慈菇球茎的再生。3)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水星
与苯噻草胺混合对稗草表现为累加效应,对慈菇表现为独立效应,对日本(?)草表
现为累加效应;水星与快杀稗混合对稗草表现为累加效应,对慈菇表现为独立效
应,对日本藨草表现为独立效应。4)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供试的几种混用稻田
除草剂对稗草防效好,而对慈菇的防效不太理想,其中综合鲜重防效好的混合处
理为瑞飞特+水星、快杀稗+水星、苯噻草胺+水星,其综合鲜重防效分别为98.1%、
95%、95%。5)瑞飞特+水星配方处理水稻田,其经济效益比值最高,是本地区
水稻田最理想配方。
|
|
|
|
1 |
陆永钦,沈洪坤;群体质量型栽培稻田杂草的发生及防除对策[J];杂草科学;1997年04期 |
2 |
王一风,方勇军,张锦旗;15%新农乙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1998年04期 |
3 |
向清如;免耕稻田杂草发生特点与化学防除技术初探[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年05期 |
4 |
邢华;耕夫防除稻田杂草的效果[J];杂草科学;1998年04期 |
5 |
赵俊莉,张学胜;40%稻霸防除稻田杂草的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1999年03期 |
6 |
张羽;10%省力宝WP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J];湖北植保;1999年01期 |
7 |
柴福君,宋丽芬,杜艳苹;苯苄防除稻田杂草试验[J];现代化农业;2000年07期 |
8 |
胡质文,李维群,瞿明金,饶孝武;5种除草剂对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简报[J];杂草科学;2001年02期 |
9 |
邓秀成,潘永亮,滕范奎,姜贵生;IR5878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J];现代化农业;2005年08期 |
10 |
佳明;稻田草害的环保型防除[J];农村实用技术;2005年08期 |
11 |
;威罗生防除稻田杂草效果[J];福建农业科技;1987年04期 |
12 |
;灭草王防除稻田杂草技术研究[J];杂草科学;1993年01期 |
13 |
饶月辉,黄柏麟;抚州地区稻田杂草及防治简报[J];江西植保;1994年01期 |
14 |
马骏生,杜玉宁;克草皇防除水稻田杂草药效试验报告[J];宁夏农林科技;1995年03期 |
15 |
王强华,金之杰,吴玉平,张国华,王恒直;水稻抛秧稻田杂草发生及其化除[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6年02期 |
16 |
张杰;稻田杂草间断化除[J];植物医生;1996年03期 |
17 |
袁树忠,吕贞龙,徐桂庆,焦骏森,李国生;三个农区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影响群落的因素[J];江苏农业研究;1998年04期 |
18 |
蔡光泽;不同除草剂对稻田杂草防除效果的初步研究[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
19 |
陆超,张文军,刘长江,王树华;客杈欢(68%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试验[J];垦殖与稻作;2004年S1期 |
20 |
何明基;;48%灭草松水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2006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