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后的中美日战略三角关系
【摘要】:
80年代末世界格局开始转换,对中美日三角关系造成重大影响。在
上升为地区主导三角关系的同时,由于原有战略基础的消失,也产生明显的
变化。最主要特征是:磨擦增多,内容复杂。本文试图在透视冷战后中美
日三角关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主要特征的继承性和变革性,
并以此展望新世纪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走向。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以1996年为界线,可分为在低谷中徘徊时期和在
曲折中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时期;中日关系
可分为逐步复苏时期,摩擦增多时期和致力于建立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
关系时期;美日关系以1996年两国发布《联合宣言》为标志,可把前后定
义为“漂流”中的同盟时期与同盟关系重新确立和巩固时期。
从三角关系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冷战后其具有以下特征:中美日三
角关系已发展成一种复杂综合的多边关系,既相互合作与依存,又相互竞
争与制约;三角关系中三角的位置不同,美国处于最优越的位置,中国的
位置最为不利;三边关系的作用不同,中美关系是三角关系的主轴,从根
本上决定着三角关系的走向;三边关系的状况不同,日美关系最为稳定,
中美关系困难最多,中日关系对中美关系有较强的依附性;由此决定了三
角关系在新世纪的走势是:中美之间共同利益与结构性矛盾均呈扩大化之
势,面临严峻的挑战;中日关系主流基本不变,但更加充满变数;美日关
系发展较为顺畅,但威胁地区的安全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