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近现代学制形成的比较研究
【摘要】:
中国和韩国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国家,经济和文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在引进近代学制之前,两国的教育制度是相似的。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引进的新教育及近代学制,由于当时两国所处的政治与社会状况的不同,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不同之处。因此,有必要进行两国教育制度变迁的比较研究。
本论文扼要地论述了学制理论,分析了两国旧教育制度的废除与近代新学制产生的历史背景,阐明了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研究范围确定为新教育的产生与新学制的成立到现代学制的形成过程。为此,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文献研究方法,较广泛地收集运用了中国和韩国的文献资料和论文。
本研究的内容包括各级学校的类型、教育目的、教育课程、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关系等,把重点放在上述问题的外形结构与形态的分析上。
开化之前的两国教育制度与引进近代教育制度的动机是类似的。但因为当时两国的政治、社会状况的不同,在引进的教育制度的内容上存在着差异。
开化初期,中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为了富国强兵,在政府的主导下,实施了外国语教育、实业教育、军备教育。从最初的新式学校京师同文堂开始成立了独立的专门学校。
韩国从最早的新式学校一通辩学校开始,承担英语、医学等特殊教育的学校与传教士系统的学校各自独立存在,未能形成系统的学制。以甲午改革为契机,韩国废除了科举制等旧教育制度,制定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开始了近代学制的树立期。但是,日本对朝鲜内政的干涉与朝鲜国力的衰微而未能自主地发展学制,外国势力控制了韩国的学制。
开化初期,中国在西方势力的影响下产生了新教育,建立了近代学制。其后,未受外国势力的特别干涉自主地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学制。与此相反,韩国从建立新学制的那时候开始受了日本的影响和控制,不用说民族教育,连学制也未能得到自主发展,韩国比中国其近代学制的发展很不完整。而且两国在这样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现代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