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非叙述性名词配价研究
【摘要】:
本文借鉴转换生成语法的概念及语法理论,从语言描写的立场出发,采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相结合的实用主义研究方法,着眼于建立现代韩国语非叙述性名词的句法语义知识体系,探索符合韩国语语言现实的非叙述性名词语义分类系统。
名词可分为叙述性名词与非叙述性名词,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非叙述性名词的配价结构。迄今为止还没有对韩国语非叙述性名词配价的专门研究。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并分析配价理论的研究状况,找出其共同关心的问题,发现各家理论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明确该研究的研究角度。
第二章梳理了韩国语学界对叙述性名词与非叙述性名词的定义及分类标准,取其精髓,从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发行的“现代国语使用频率调查(2002)”中,按使用频率抽出1000项名词作为基本材料,进行叙述性名词与非叙述性名词的分类。这一章为本文提供了非叙述性名词的具体语料。
第三章明确了配价、补足语、附加语的概念,把非叙述性名词按名元的数目分为一价名词和二价名词,并探讨了非叙述性名词语义角色系统的构建问题。
需要一个名元组配的名词是一价名词;需要两个名元组配的名词是二价名词。非叙述性名词的语义角色构建为所有者角色、主题角色、客体角色、内容角色。
第四章探讨了非叙述性名词体现配价结构的形式标记。实现核名词语义角色的标记有属格标记‘-(?)(的)’和介词结构‘-(?)(对于……的)’。
第五章探讨了一价名词、二价名词配价的句法表现,并在不同的分析平面上采用不同的语法描写方法进行了讨论研究。
一价名词主要讨论句法平面中构成双重主格旬、双重宾格句时其语序的自由程度及受限情况。
二价名词尝试用降级述谓结构来刻划其语义结构。
第六章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现代韩国语中的一价名词和二价名词。着重讨论某些句子中一价名词的缺省及其语义激活的微观机制。
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