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开发区“二次创业”问题研究
【摘要】:
兴办开发区是我国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吉林省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自1988年设立开发区以来,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创业,在吸收域外资金技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经济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吉林省开发区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外延扩张、规模性增长、粗放式增长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在总结“初次创业”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二次创业”,即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根本,创建体制优势、人才优势和环境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本文围绕开发区“二次创业”进行分析,由开发区的生成条件和功能定位展开,对“二次创业”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详尽分析。提出了产业集聚理论是“二次创业”的努力方向,区域创新理论是“二次创业”的核心本质。
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吉林省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对策建议。吉林省开发区要按照产业集聚理论重新明确开发区的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从总体开发向特色开发转变,打造符合吉林省实际、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经济增长极。吉林省开发区要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在竞争性、激励性、协作性、开放性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实施产业战略创新,实现从打造生产制造基地向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的转型;实施管理体制创新,实现从过分依靠行政管理向管理服务的转型;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实现从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转型;实施投资环境创新,实现从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项目建设,向重视软硬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当前,全国各地开发区都进入到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实施具有一定前瞻性和较强针对性的“二次创业”。吉林省开发区才能够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体制机制相对劣势的情况下,立足改革创新,发挥“后发优势”,把开发区建设成“特色产业集群的基地、企业自主创新的示范区、体制改革的实验田”,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