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应用的研究

董辉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性,给出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最大光栅厚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分析了构成多层结构的每块单层衍射元件的衍射效率对整体衍射效率的贡献作用。利用PS和PMMA两种材料优化设计了一个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在436~656nm的可见光波段,该元件最低衍射效率可达到98%以上,克服了单层衍射元件偏离设计波长后衍射效率显著下降的缺点,改善了宽波段衍射效率。并且用这个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了一个长焦距物镜,该系统焦距1000mm,入瞳口径为125mm,视场角为3.5°,设计波长为589.3nm,工作波段从510nm到656.3nm,在100对线的MTF值可达到0.35以上。 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应用在折、衍射混合光学系统中,能够明显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同时使得光学系统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并且在某些系统中可以避免使用昂贵的特殊材料,从而可以降低光学系统的成本价格,在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马韬;沈亦兵;杨国光;;利用多层表面微结构提高DOE宽波段衍射效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1期
2 董辉;崔庆丰;裴雪丹;冷家开;;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成像特性的研究[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3 薛常喜;崔庆丰;杨亮亮;刘涛;;基于柯西色散公式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4 王辉,汤一新,蔡铁权,唐继跃;高衍射效率闪耀全息透镜[J];光学学报;1995年04期
5 罗风光,曹明翠,赵向军,李洪谱,李再光;菲涅耳微透镜列阵衍射效率的测试[J];中国激光;1995年05期
6 许焕芝,许克彬,姜玲珍;铁电晶体中再现物边缘增强的机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7 韩良凯,周进,高文崎;二元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及其振幅矢量解法[J];大学物理;1995年10期
8 王金来;Ce:KNSBN晶体二波耦合衍射效率的实验研究[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多种单体的全息光聚物材料组分的优化[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10 梁宝来,郭庆林,傅广生,尚勇;Ce∶KNSBN晶体衍射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2年06期
11 肖勇;唐道广;孙彩霞;李若平;黄明举;;番红花红T敏化的新型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英文)[J];光子学报;2009年01期
12 宋静;周晓宸;栗洪亮;;二维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3 唐伟国,黄婉云,刘大禾;记录介质吸收对反射式全息窄带滤光片衍射效率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14 龙品,徐大雄,乌敏贤,金国番,高士平;一种新型的二元光学器件——多位相光束分束器的制作[J];光学技术;1993年02期
15 哈流柱,霍桂林,王民草;模压彩虹全息片的衍射效率及其测量[J];光学技术;1997年01期
16 庄思聪;用亚甲蓝敏化的重铬酸铵明胶全息图的工艺研究[J];光学技术;1998年05期
17 周小莉,吕章德,俞世钢;一种适用于天津Ⅰ型全息干板的高信噪比显影液[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18 王鹏,徐毓光,余勤跃,顾铮先,赖芳良;矩形光栅的衍射特性[J];光子学报;1999年05期
19 ;光调制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0年02期
20 王金来,吉选芒,许海平;光折变晶体两波耦合衍射效率的参数理论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昌鹤;周斌;刘春泽;高波;沈军;倪星元;;ZrO2凝胶色分离光栅的设计和衍射效率测量[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2 徐悟生;徐玉恒;王继扬;;Zn:Ho:Fe:LiNbO_3晶体的生长及光折变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杨春晖;王锐;王继扬;;Zn:Ce:LiNbO_3晶体的生长及全息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耿康;陈新荣;吴建宏;;用衍射效率的光谱分布判断多层介质膜光栅掩膜形貌[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春泽;周斌;周昌鹤;杜艾;沈军;;色分离光栅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研究[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6 李海莲;杨德兴;王昭;殷磊;赵建林;;铌酸锂晶体中写入光学涡旋的体全息光栅研究[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吴建宏;;严格耦合波理论和Kogelnik耦合波理论近似比较[A];2005年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学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建会20周年纪念会[C];2005年
8 徐克璹;刘言军;张斌;邢中菁;;新型全息纪录材料—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的研究及应用[A];2005年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学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建会20周年纪念会[C];2005年
9 刘全;吴建宏;陈刚;方玲玲;;用于制作光纤光栅相位掩模的衍射特性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闫猛;章鹤龄;赵瑞渠;杨强;;新型非水溶性绿敏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韬;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理论及其在混合光学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2 寇婕婷;衍射光栅效率自动测试仪光学系统设计与测量误差修正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李森森;离轴全息透镜型波分复用元件的设计与制作[D];厦门大学;2007年
4 柯才军;微透镜阵列的设计、制作及与CCD的集成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英利;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全息和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6 谭鑫;13.9nm光栅分束器及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李红军;衍射光学元件制作及其在CCD相机光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1年
8 范国芳;用于全光纤调Q激光器的波导声光调制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泰升;修正折/衍混合系统像质分析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滕东东;基于掺铁铌酸锂的体全息相关识别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辉;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应用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康伟;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衍射效率特性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凌卫锋;倾斜多焦点Fresnel二元光学元件的优化方法和制作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程欣;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相干光学特性及其在数字衍射光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若平;一种全可见光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王博;用于波分复用的体全息器件的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丁婷;激光诱导贵金属掺杂玻璃的微结构变化机理[D];浙江大学;2007年
8 何媛;毫米波光栅谱仪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陆改玲;光感应光子晶格折射率调制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叶慧;不同染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材料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全息转移膜谁更优[N];中国包装报;2006年
2 ;更轻 更小 更明亮[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谢勇 汤建新 池宏勋 王耀南 彭涛;印后纸材透明全息图印刷技术[N];中国包装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刘晓冰;激光全息图助汽车企业一臂之力[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光折变三维全息存储技术与存储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中达;新型软包装防伪产品[N];中国包装报;2005年
7 记者王燕宁通讯员周虹;宽带光折变存储材料体系首创成功[N];科技日报;2002年
8 薛强 王振亮;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彩虹全息纸 专版全息纸[N];中国包装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