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应用的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特性,给出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最大光栅厚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分析了构成多层结构的每块单层衍射元件的衍射效率对整体衍射效率的贡献作用。利用PS和PMMA两种材料优化设计了一个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在436~656nm的可见光波段,该元件最低衍射效率可达到98%以上,克服了单层衍射元件偏离设计波长后衍射效率显著下降的缺点,改善了宽波段衍射效率。并且用这个多层衍射光学元件设计了一个长焦距物镜,该系统焦距1000mm,入瞳口径为125mm,视场角为3.5°,设计波长为589.3nm,工作波段从510nm到656.3nm,在100对线的MTF值可达到0.35以上。
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应用在折、衍射混合光学系统中,能够明显提高系统的成像质量,同时使得光学系统体积减小,重量减轻,并且在某些系统中可以避免使用昂贵的特殊材料,从而可以降低光学系统的成本价格,在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马韬;沈亦兵;杨国光;;利用多层表面微结构提高DOE宽波段衍射效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1期 |
2 |
董辉;崔庆丰;裴雪丹;冷家开;;多层衍射光学元件成像特性的研究[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
3 |
薛常喜;崔庆丰;杨亮亮;刘涛;;基于柯西色散公式的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6期 |
4 |
王辉,汤一新,蔡铁权,唐继跃;高衍射效率闪耀全息透镜[J];光学学报;1995年04期 |
5 |
罗风光,曹明翠,赵向军,李洪谱,李再光;菲涅耳微透镜列阵衍射效率的测试[J];中国激光;1995年05期 |
6 |
许焕芝,许克彬,姜玲珍;铁电晶体中再现物边缘增强的机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
7 |
韩良凯,周进,高文崎;二元光学元件的衍射效率及其振幅矢量解法[J];大学物理;1995年10期 |
8 |
王金来;Ce:KNSBN晶体二波耦合衍射效率的实验研究[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
9 |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多种单体的全息光聚物材料组分的优化[J];光学学报;2002年05期 |
10 |
梁宝来,郭庆林,傅广生,尚勇;Ce∶KNSBN晶体衍射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2年06期 |
11 |
肖勇;唐道广;孙彩霞;李若平;黄明举;;番红花红T敏化的新型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英文)[J];光子学报;2009年01期 |
12 |
宋静;周晓宸;栗洪亮;;二维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3 |
唐伟国,黄婉云,刘大禾;记录介质吸收对反射式全息窄带滤光片衍射效率的影响[J];量子电子学报;1987年01期 |
14 |
龙品,徐大雄,乌敏贤,金国番,高士平;一种新型的二元光学器件——多位相光束分束器的制作[J];光学技术;1993年02期 |
15 |
哈流柱,霍桂林,王民草;模压彩虹全息片的衍射效率及其测量[J];光学技术;1997年01期 |
16 |
庄思聪;用亚甲蓝敏化的重铬酸铵明胶全息图的工艺研究[J];光学技术;1998年05期 |
17 |
周小莉,吕章德,俞世钢;一种适用于天津Ⅰ型全息干板的高信噪比显影液[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8 |
王鹏,徐毓光,余勤跃,顾铮先,赖芳良;矩形光栅的衍射特性[J];光子学报;1999年05期 |
19 |
;光调制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0年02期 |
20 |
王金来,吉选芒,许海平;光折变晶体两波耦合衍射效率的参数理论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