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轻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全轻混凝土作为一种轻质节能、绿色环保型的建筑材料,具有结构性能好、抗震性能好、保温、隔热和良好的耐久性等优点。全轻混凝土有利于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成本,增大结构跨度,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本文将全轻混凝土应用于框架结构中,而节点区域是框架结构的薄弱部位,因此对全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对研制的LC30、LC35级全轻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弹性模量试验,分析全轻混凝基本力学性能及破坏特征,为全轻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试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2个全轻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试件和2个边节点试件在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分析全轻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在模拟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和轴压比对全轻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综合评价全轻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本文的中间节点试件和边节点试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对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全轻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是可行的。本文对全轻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全轻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利用页岩陶粒、陶砂研制的全轻混凝土用于多层框架结构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要将全轻混凝土应用于实际工程,还需更加深入的研究。
|
|
|
|
1 |
连晓明,张辉;碎砖轻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5年03期 |
2 |
孙玲;李凯东;王元;;全轻混凝土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辽宁建材;2008年08期 |
3 |
翟红侠,王狄龙;高强轻混凝土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1999年08期 |
4 |
翟红侠;高强轻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1999年04期 |
5 |
白智潜,张发鸿;改性镁板面轻混凝土夹芯条板的研制[J];房材与应用;2001年03期 |
6 |
王其林,祁景玉;混合型集料高性能轻混凝土的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2年10期 |
7 |
张海英,祁景玉;混合型集料优质轻混凝土的微观结构[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8 |
张海英,祁景玉;混合型集料高性能轻混凝土的宏观性能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9 |
丁庆军,田耀刚,王发洲,胡曙光,韩宏伟,宋继红;集料组成对次轻混凝土宏观性能影响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0 |
周明辉;李连君;;次轻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6期 |
11 |
李英丁;;膨胀玻璃珠改性低品质陶粒全轻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4年02期 |
12 |
祁景玉,高燕萍,王其林;混合型细集料轻混凝土的微观结构[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8期 |
13 |
丁庆军,邹定华,王发洲,胡曙光;次轻混凝土匀质性影响因素研究[J];混凝土;2005年08期 |
14 |
李长永;钱晓军;赵顺波;;全轻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0年05期 |
15 |
林元贵;;高强次轻混凝土的配制及性能研究[J];福建建材;2010年04期 |
16 |
董金道,冯晗;影响碎砖大孔、砂轻混凝土强度主要因素的初析[J];粉煤灰;1999年01期 |
17 |
孙树斌;江守恒;朱卫中;;增钙灰稻壳轻混凝土收缩性能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5期 |
18 |
梁天宇,杨再富,张驰,钱觉时;憎水处理页岩轻集料用于配制全轻混凝土[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04年02期 |
19 |
祁景玉,张国欣;高性能轻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4年06期 |
20 |
钱伟;樊传刚;冉松林;李家茂;郭万金;;粉煤灰陶砂次轻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
|
|
|
|
|
1 |
丁庆军;邹定华;王发洲;胡曙光;;影响次轻混凝土分层度的因素[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
2 |
冯乃谦;李章建;李昕成;张志龄;黄文君;;超轻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A];“第九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