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类种子力学性能及型孔式排种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综合一系列因素考虑,参的栽培技术成了广大学者积极探求的重点。因此,尽快研制出适配性较好的新型参类播种机迫在眉睫。本文将参类种子自身的播种过程作为研究的关注点,针对参类种子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此作为参类播种的研究基础和前提,对目前国内播种机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型孔轮式参种排种器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对设计出的型孔轮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试验验证,确定所选参数的合理性,主要完成内容包括:(1)参种物料特性研究。本文选用吉林省长白山地区农户种植的野山参、人参以及西洋参参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未催芽与催芽的种子进行物料特性分析,测量不同参种的基本物料特性参数,为后续的试验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2)参种力学特性研究。试验采用吉林农业大学农机实验室的种子力学特性测试平台来完成参种力学特性研究。试验通过物性分析仪以及动态应变仪进行试验,选择压缩夹具对完整的参种进行压缩试验,测得压缩破坏力,研究加载速率与含水率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关系。并对完整的种子进行切割试验,测得其剪切破坏力,同时研究加载速率以及含水率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关系。(3)型孔轮式参种排种器结构性能分析。通过仪器分析,确定型孔轮转速、型孔的数目和尺寸,为排种器结构参数的优化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参种排种器的工作性能,本文通过数据记录以及科学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在整个排种过程中型孔轮的各项参数对排种的合格率、重播率以及漏播率的影响关系,来验证参种排种器的性能指标。
|
|
|
|
1 |
孙齐磊,张晓辉,牟宗桂,李爱芝,卢桂香;排种器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2年03期 |
2 |
柳立新;新型小麦精量排种器[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2年04期 |
3 |
吐鲁洪,徐占林,吾尔纳;可调式棉花双侧充种排种器进种口和内窝孔尺寸的确定[J];新疆农机化;2002年05期 |
4 |
张俊亮,杜瑞成,杨善东,王凤芹;窝眼式排种器自动控制与播量数显系统的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5 |
;多功能精量排种器[J];农机具之友;2004年03期 |
6 |
王磊;陈永成;王维新;;棉花排种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05年06期 |
7 |
刘宏新;王福林;;排种器试验研究的因素选择及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7年05期 |
8 |
夏红梅;李志伟;汪刘一;;气力板式蔬菜排种器吸排种动力学模型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9 |
张波屏;磨盘排种器的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81年02期 |
10 |
谷谒白
,倪良泉;搅刀-拨轮式排肥、排种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7年01期 |
11 |
刘以昌;勺轮式排种器工作原理的探讨[J];农机化研究;1988年02期 |
12 |
翁卫国,李建庄;离心排种器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91年02期 |
13 |
董瑞年;减少内充窝眼式排种器种子破损的几项措施[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3年04期 |
14 |
吴相堂;盘式稀种机排种器的简易制做方法[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1994年02期 |
15 |
马连元;内侧充种垂直园盘排种器充种机理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6 |
张波屏;新型纹盘、锥盘排种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5年01期 |
17 |
王安民;曹成茂;胡斌;秦宽;;一器多行环槽推送式排种器及排种状态检测系统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4年05期 |
18 |
张宇文;;多功能精量排种器[J];农业知识;2005年11期 |
19 |
吴兆迁,才丽华;可调式窝眼轮排种器的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0年02期 |
20 |
胡少兴,马成林,张爱武,马旭,张军;采用运动图像处理检测排种器充填性能[J];农业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