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耐盐性筛选与评价
【摘要】:为筛选适合盐渍化土地种植的耐盐型作物,同时开展紫花苜蓿杂交制种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抗逆性和品质,对于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雄性不育系材料MS-GN为母本,14个优良紫花苜蓿品种为父本配置的14个杂交组合F1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幼苗的CAT活性、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4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F1代的抗盐能力强弱。另外,通过对各杂交组合F1代产量、营养品质等生物学性状的测定,确定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为优良紫花苜蓿杂交种选育提供较优的选择和数据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盆栽试验中,不同杂交组合对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反应不一,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CAT、POD、SOD与耐受性呈正相关,而MDA与耐受性呈负相关。耐盐性由大到小排列为:组合2组合3组合12组合11组合14组合5组合1组合6组合9组合13组合4组合7组合8组合10。2.通过对14个紫花苜蓿杂交组合F1代的产量性状和营养品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各杂交组合紫花苜蓿F1代产量和品质方面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杂交组合6单株分枝数最多,无氮浸出物含量也最高,杂交组合7株高和鲜草产量都最高,杂交组合10的干草产量和叶茎比都最高,杂交组合9的粗脂肪含量百分比最高,杂交组合13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同时粗脂肪含量百分比也排位靠前。MS-GN与55V48杂交在株高和鲜草产量上表现突出;MS-GN与皇冠、BR4010和甘农三号杂交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与紫花苜蓿品种54V09杂交在草产量上占优势,有可以得到高产的组合的潜力。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紫花苜蓿单株分枝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对紫花苜蓿综合生产性能影响最大,组合皇冠、维多利亚(victorian)×MS-GN综合生产性能最优,其次为BR4010×MS-GN、MF4020×MS-GN;WL440HQ×MS-GN综合生产性能相对差些。3.结合论文两部分试验,可以筛选出BR4010,维多利亚(Victorian)等作为父本与不育系MS-GN的杂交组合在耐盐性及产量品质上都较优。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