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视角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摘要】:吉林省作为商品粮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种植环境,玉米产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的连年增产,秸秆产量也逐年攀升,如何提高玉米种植户主动采纳秸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技术,以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黑土地保护力度是农业、农村发展专家共同关注的课题。笔者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农民技术采纳行为和农民对玉米秸秆还田关键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对秸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技术进行界定,确立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和需要关注的变量。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采用实证研究范式,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农民视角随机对九台区S村的209个农民进行调研,探讨其采纳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意愿、行为和影响因素。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回收率98.09%。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植户的年龄、性别、在家时间、土地土质情况这几个因素对玉米秸秆采纳意愿和行为差异不明显。村干部的采纳意愿明显高于普通农户;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玉米种植户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亦有增强;参加合作社的玉米种植户对于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意愿较高。技术偏好对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和行为的影响不明显;成本投入与经济收益,对农户采纳意愿影响较大。政策补贴对玉米种植户在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分析相应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提升宣传与普及力度,增加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强化统一批量作业;加大扶持力度,减少农户成本投入,创造收益;因地制宜,有效施策;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完善农户理论与实操技能;加强乡村干部的带动作用及先进区域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