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
【摘要】: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传统经济学在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从生产要素等外在因素来进行研究,而对于文化(制度)等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因素却很少进行深入探讨,导致传统经济学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本文认为,以地域文化为代表的非传统经济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论文提出从地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应视角来探讨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应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学学科新的研究领域。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文化转向”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在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于文化转型滞后出现的区域发展观念落后、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导致道德滑坡、社会信任普遍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并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影响。面对经济取得的成就与文化发展的失调、文化传统与现代经济的不平衡等问题,探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关系,研究促进地域文化转型与优化对策,实现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需求与实践背景,本论文以地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应为研究主题,在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与评价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应,并以东北地区为案例,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总结概括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对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域文化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对策。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国内外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研究综述。对国内外文化和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进展以及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建立了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基础理论。对文化及地域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功能等进行了界定与解析,梳理了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并对文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总结。
第三章: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明确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体,受制于地域文化的区域经济客体,以及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媒介,并对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重点研究。
第四章:地域文化的经济效应分析与评价。分别从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文化产业等几个方面,分析并评价了反映地域文化不同内涵的要素内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应。
第五章:东北地区地域文化概论。梳理了东北地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总结了东北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并对东北地域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诊断,最后解析了东北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六章: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效应。分析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并总结概括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对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效应进行了评价。
第七章:东北地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立足于东北地区振兴,提出了地域文化转型与优化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域文化转型与优化的主要对策,最后基于新型地域文化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
|
|
|
1 |
黄乃济;;浅谈价格杠杆在区域经济中的运用[J];价格月刊;1987年12期 |
2 |
唐立久;我国区域经济混乱成因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11期 |
3 |
塞风,朱明春;论区域产业分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0年04期 |
4 |
;我国区域经济的新格局[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93年06期 |
5 |
王寿春,李训茂;区域经济:整合状态中的增长与协调发展[J];北方论丛;1997年01期 |
6 |
李建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述略[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4期 |
7 |
张岩,张人广;区域经济的工业化道路研究及实证分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8 |
杨秋宝;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0年:从平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年02期 |
9 |
朱栋梁;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新审视[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0 |
刘玉杰,宛利,王力;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2年07期 |
11 |
高莉,高晨峰;浅谈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S1期 |
12 |
孙丽文,金浩,李晓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6期 |
13 |
孟祥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2期 |
14 |
刘春香;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作用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5 |
胡光宇,胡鞍钢;状态变量控制理论在区域经济政策调控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16 |
唐洁,张景东;打造广州“总部经济”[J];现代城市研究;2005年10期 |
17 |
郭威;;沧州:背靠京津 走向海洋[J];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
18 |
左锐;;论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J];经济问题;2005年11期 |
19 |
单菁菁;;中部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20 |
王琳;;区域间人力资本的非均衡配置与改善措施[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