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运用“把”字句偏误分析及“把”字句练习设计
【摘要】:在中国的语言中有一种特殊的句子构成形式,那就是“把”字句。“把”字句在语义、语用问题上的分析,语言学界已经给出许多统一或不统一的学术成就,这就足以证明“把”字句的研究难度与广度,而在对外汉语教学界更有一个一致的观点:“把”字句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块绊脚石。近年来,“把”字句的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研究成果与日俱增,研究的宽度与高度也有了极大的扩展。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即使我们拥有了如此多,如此宝贵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在外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把”字句是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或者即使在教师的多方引导,多角度设置情境以至于不得不用“把”字句的情况下,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率、回避率还是很高,正确率非常低。也就是说很多研究者多方面的研究“把”字句的教学方法,可是到现在也并没有形成一份综合、实用、完善的教学方法。
本篇文章把各位大家对于“把”字句本体研究的成功的果实进行了总结,把“把”字句经常出现的语义类型进行综合,并对“把”字句进行语言学角度的解释,最后从学生出发,从教材出发,从教法出发对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把“字句练习教学进行了设计。
在本次论文的建构中,我们就“把”字句的研究历程进行追溯,尽可能全面地再现“把”字句的研究轨迹,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帮助我们更真切的认识“把”字句并为后文的“把”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的具体方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