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二阶延迟混沌系统广义同步的电路实验研究

商艳敏  
【摘要】:本文从实际需要出发,研究了二阶延迟系统的混沌同步问题。依据主动-被动同步法研究发生完全同步、完全反同步、广义同步、广义反同步和部分同步等多类型同步的特点。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再结合电路实验探究系统发生多同步态的基本规律。 首先,对一个二阶延迟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通过电路实验加以实现。在实验中,针对混沌信号不容易延时的特点,用电感、电容搭建滤波电路来实现对混沌信号的延时,设计延迟混沌电路并产生延迟混沌系统的吸引子。 其次,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上来研究二阶延迟系统的完全同步和广义同步。先采用主动-被动法和线性反馈法实现系统的完全同步,重点研究和实现系统的广义同步,特别是对广义同步的变换矩阵H和同步控制系数k做了深入的分析。再分别讨论当k相同H不同及H相同k不同时它们对同步效果的影响,对完全同步和广义同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对以后延迟系统同步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最后,为了更好实现延迟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我们依据主动-被动同步方案,研究在单路信号驱动下系统发生完全同步、完全反同步、广义同步、广义反同步等多种同步状态。利用方波来实现在连续的时间内不断改变变换矩阵H的形式来实现延迟系统的完全同步与反同步或广义同步与广义反同步同步态的切换。这种同步在随着时间演化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等长或不等长的时段内调制系统的同步类型,从而提高系统的加密强度。 本文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电路有效的结合起来,得到的结果为延迟混沌同步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岳毅宏,韩文秀;混沌系统可预测尺度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2 龚礼华;基于非复制系统强化实现混沌同步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王继志;王英龙;王美琴;;一类基于混沌映射构造Hash函数方法的碰撞缺陷[J];物理学报;2006年10期
4 刘凌;苏燕辰;刘崇新;;新三维混沌系统及其电路仿真实验[J];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5 唐琴;;基于鲁棒自适应观测器设计的不确定混沌系统同步[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11期
6 周庆;胡月;廖晓峰;;基于鼠标轨迹和混沌系统的真随机数产生器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9期
7 尹小舟;;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的混沌同步[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胡冯仪;郑永爱;马明;赵磊;;基于动态terminal滑模控制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马伟;燕善俊;朱旭超;;一类基于logistic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算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皮辉煌;刘红;;扰动情况下的连续混沌系统的追踪控制与同步[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1 田力;鞠培军;;非自治混沌系统的广义Q-S同步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2 贾卫红;;一个新的单参数混沌系统的反馈同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13 屈元举;谢芳森;沈艳菲;;一个新混沌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和电路仿真[J];江西科学;2010年01期
14 韩春艳;薛华;;一个新的混沌系统的设计及其电路实验验证[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5 邓斌;侯承玺;王忠林;;一个新的切换混沌系统设计与电路实现[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6 朱少平;钱富才;刘丁;;基于两级算法的混沌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09期
17 张玮玮;;两个不同混沌系统的广义自适应投影同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8 张智明,李先锋,周士康;研究混沌系统同步问题的一种解析方法[J];光电子.激光;1999年03期
19 王忠勇,蔡远利,贾冬;混沌系统的小波基控制[J];物理学报;1999年02期
20 王福田,洪奕光;关于混沌系统的鲁棒和自适应同步化[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会宾;崔宝同;;一类混沌系统的脉冲控制与同步[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翔;陈增强;袁著祉;;混沌系统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3 何宴辉;范正平;关新平;;一类混沌系统基于观测器的鲁棒M-c同步控制[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芬;王仁明;;Chen混沌系统的脉冲控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5 田蕾;张家树;;基于密钥的混沌数字水印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6 蒲兴成;;两类混沌系统观测器的推广形式[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东晓;李广成;;单控制器同步一自治系统[A];第二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闵富红;单梁;王执铨;;分数阶Qi混沌系统投影同步和电路实现[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9 杨晓松;;系统的混沌行为及其控制特征[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张丽清;徐宝民;刘永清;;混沌动力系统不稳定周期轨道的强磁控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基于混杂控制的混沌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包伯成;混沌动力学系统延拓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云峰;基于混沌的密码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自强;连续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周鸾杰;混沌同步控制研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6 谭文;混沌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许小可;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海杂波处理与目标检测[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陈祖云;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的非线性预测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高岩波;奇异系统的无源性与混沌系统的同步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潘林;一类混沌系统的同步与控制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冬玲;Gauss白噪声相位对几类混沌系统的抑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唐婷婷;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华艳;耦合混沌系统广义同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郭星灿;适合雷达探测的混沌信号产生以及预处理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樊冰;几种典型混沌同步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立宁;两个二阶延迟混沌系统及其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辉辉;新混沌系统及其序列加密[D];燕山大学;2010年
8 孔志强;混沌系统的控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9 张青;几个混沌系统的控制与自适应同步[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王铁邦;混沌系统的耦合同步[D];广西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立;蝴蝶效应与临界状态[N];学习时报;2006年
2 付 立;预报台风[N];学习时报;2005年
3 黄幸亮;稳定还是混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馨怡;“后危机时期”:动荡将成为商业上新的常态[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肖永志;如何更好地应对混沌性波动[N];期货日报;2009年
6 陆彦文;“滴答”声声启示多[N];科技日报;2002年
7 深圳大学 陶一桃;斑斓的蝴蝶[N];深圳商报;2000年
8 付 立;认识内在的随机性[N];学习时报;200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系李建军范力;股市分析新方法:分形理论[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储进;期货价格运动的简单性与复杂性[N];期货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