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及族属研究
【摘要】:本文以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甘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归纳总结了甘青地区有关青铜时代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简史。
正文部分:分三章。
第一章,分区及典型考古学文化遗存。首先对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分区标准、依据做了说明,就甘青地区的分区研究作了简单介绍,最后将甘青地区划分为四个文化区。分别为Ⅰ区(河湟谷地文化区);Ⅱ区(陇西—陇南高原文化区);Ⅲ区(河西走廊文化区)和Ⅳ区(柴达木盆地文化区)。其次将甘青地区的八支典型考古学文化遗存归属到所分四个文化区内,就其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及期别类型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二章,文化源流及族属探讨。本章对齐家、四坝、辛店、卡约、寺洼、沙井、诺木洪文化和唐汪式遗存的文化来源及族属问题进行了讨论。除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受马家窑文化影响较强,其它文化包括四坝文化都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齐家文化。对氐、羌、戎族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认为其都是羌族经发展演变后形成的不同族系分支,文化主体仍为羌戎文化。并以考古学、民族学、古文献和人类学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甘青地区青铜时期的八支考古学文化族属进行了探讨,推定其均为羌族或羌戎体系内的族系分支。
第三章,甘青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动态观察。本章将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绝对年代与历史时期相对年代相对应,将其编年序列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青铜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经济形态的发展与转变。并从文化传播路线、特点及原因三方面,分析了该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传播格局。
结语部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及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