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想述评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内忧外患严重。与之相伴而生的救亡图存作为一种主要社会思潮和实践,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阶层中有着各自的具体内容和相应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五四文化转型期,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中,涌现出众多新思想、新思潮,它们都以思想变革为先声,无论是哪一派的思想文化选择,都以寻求救国途径为旨归,“教育救国”思想就是知识界爱国人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复兴提出的一种救国主张。
本文分析了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想提出的背景;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救国论、蔡元培的人才教育救国论、晏阳初推行的平民教育以及胡适倡导的实用主义教育救国论等主要思想流派的基本主张进行了具体分析论述;对“教育救国”思想的合理内核、在实践中表现出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个体持征及其历史局限性力求作较客观的评价。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学术界关于五四“教育救国”思想的研究现状及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写作目的。
正文第一部分,分析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想兴起的背景及基本主张。
正文第二部分,对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主张进行个性分析。
正文第三部分,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想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