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土—草—畜间主要微量元素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是以松嫩羊草草地土、草、畜为研究对象,通过2002-2003两年的野外测定和室内分析,完成了羊草草地土-草-畜间主要微量元素的分布及季节动态研究,分析了分布规律及季节动态的主要原因。
1.土壤中全铜含量很低,土壤有效铜及羊草、绵羊体内铜含量正常;在生长季各时期,全铜和有效铜含量在土壤剖面分布从上向下呈下降趋势(0-1cm层除外),有效铜含量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全铜各月平均含量变化在生长季呈“V”型曲线,7月含量最低;有效铜平均含量从5-8月与全铜相似,8月后则逐渐减少;羊草各器官及枯落物铜含量有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根>根茎>茎>叶>枯落物;羊草叶、茎的铜含量在生长季中为波动型下降曲线,根茎、根及枯落物的铜含量在生长季中为“V”型曲线;绵羊体内铜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肝>血>毛>肉>骨,绵羊毛中铜含量的季节动态是从5月到10月绵羊毛中铜含量的季节动态呈抛物线型变化,含量最高月在8月份,在绵羊的群落内年龄小的个体铜含量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铜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A层土壤富集有效铜的能力较强;铜活性平均为14.64%,由于较高的温度和湿度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对有机质的分解,铜活性以6月份最高,7月后逐渐减少,至10月最低,羊草根部富集的铜平均为土壤有效铜的11.18倍。根部的富集强度从5月到10月呈“V”变化趋势,地下部的铜向地上部的转移强度平均为68.9%,由于铜能够被重复利用,所以枯落物中铜含量很低,平均地上部向枯落物转移强度平均仅为55.8%。
2.虽然有效锰含量正常,土壤中全锰以及羊草,绵羊中锰含量缺乏;在生长季各时期,全锰和有效锰在土壤剖面分布含量在土壤剖面分布从上向下呈下降趋势,有效锰含量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全锰各月平均含量变化在生长季呈“V”型曲线,7月含量最低;有效锰平均含量从5-8月与全锰相似,8月后则逐渐减
少;羊草各器官及枯落物锰含量有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根根茎
枯落物叶茎;绵羊体内锰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骨毛肝血肉,
从5月到10月绵羊毛中锰含量的季节动态呈抛物线型变化,含量最高
月在9月份;在绵羊的群落内所有个体锰含量只有个体差异,并无年
龄差异;A层土壤富集有效锰的能力较强;土壤中锰活性平均为
13.78%,从5一8月逐渐升高,8月后逐渐下降,10月最低。羊草根部
富集的锰平均仅为土壤有效锰的1.448倍。地下部的锰向地上部转移
强度平均为55.6%。锰是韧皮部中移动性较差的营养元素,再利用程
度很低。枯落物中锰很少再转移到羊草的地下部。所以锰在枯落物中
积累,平均地上部向枯落物转移强度高达139.8%。
3.土壤中全铁含量很低,有效铁含量中等,但羊草、绵羊中铁含量
比较丰富;在生长季各时期,全铁和有效铁含量在土壤剖面分布及下降
幅度与铜相似;羊草各器官及枯落物铁含量有很大变化,总的趋势是:
根根茎叶枯落物茎;绵羊体内铁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血肝毛
骨肉,从5月到10月绵羊毛中铁含量的季节动态呈抛物线型变化,含
量最高月在8月份;在绵羊的群落内年龄小的个体在羊草供应量少的季
节趋向于年龄小的个体铁含量较高,而在羊草供应量大的季节趋向于年
龄大的个体铁含量较高;A层土壤富集有效铁的能力稍强。土壤中铁活
性平均为0.640%,从5一8月逐渐升高,8月后逐渐下降,10月最低。羊
草根部吸收强度为21.57。地下部的铁向地上部的转移强度平均仅为
19.4%。地上部铁向枯落物的转移强度平均为105.0%。
4.土壤中全锌含量较低,有效锌含量中等,羊草、绵羊不缺锌;
在生长季各时期,全锌和有效锌在土壤剖面分布及下降幅度与锰相似;
羊草各器官及枯落物含量总的趋势是:根根茎叶茎枯落物;绵羊
体内锌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为:毛骨肝)肉血,从5月到10月绵羊毛
中锌含量呈波动型曲线。在绵羊的群落内所有个体锌含量只有个体差
异并无年龄差异;A层土壤富集有效锌的能力强。土壤锌活性平均为
3.90%,羊草根部富集的锌平均为土壤有效锌的44.17倍。根部的吸收
强度与土壤中锌的活性成显著负相关。地下部的锌向地上部的转移强
度平均为86%,地上部锌向枯落物的转移强度平均高达99%。
关键词:微量元素土壤羊草绵羊
|
|
|
|
1 |
饶良懿,朱金兆,毕华兴;重庆四面山森林枯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2 |
申卫军,彭少麟,周国逸,林永标,李志安;马占相思 (Acacia mangium)与湿地松 (Pinus elliotii)人工林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J];生态学报;2001年05期 |
3 |
刘增文;森林生态系统中枯落物分解速率研究方法[J];生态学报;2002年06期 |
4 |
蒋海东;杨青;吕宪国;高俊琴;;三江平原典型环型湿地不同埋藏深度枯落物的热值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
5 |
OlofAndrén;赵学勇;刘新民;;中国内蒙古奈曼旗气候与枯落物的分解[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4年03期 |
6 |
石清峰,杨立文,张金香,王棣,刘启慎;太行山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功能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3年02期 |
7 |
李根柱;王贺新;刘足根;于冬梅;陈英敏;;清原县四种主要林型的枯落物与天然更新的关系[J];林业科技;2007年05期 |
8 |
马克平;小叶章草地枯落物的季节动态[J];植物学通报;1993年02期 |
9 |
张洪江;北原曜;解明曙;远藤泰造;;晋西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糙率系数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S4期 |
10 |
齐清,李传荣,许景伟,王贵霞,王卫东,王月海;沙质海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6期 |
11 |
孙志高;刘景双;;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
12 |
张军红;吴波;贾子毅;崔利强;李禾;张素红;杨文斌;高达布希拉图;;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生物结皮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
13 |
文仕知;罗佳;文娟;罗忠;杨丽丽;;枫香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层养分季节变化[J];林业资源管理;2009年03期 |
14 |
李苇洁,陈训;马缨杜鹃林区枯落物与土壤持水量性研究[J];贵州科学;2005年02期 |
15 |
刘汝海,王艳,王起超,吕宪国,高俊琴;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枯落物中汞的变异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16 |
解明曙,张洪江,陈奇伯;森林枯落物影响花岗岩风化沙粒起动流速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96年03期 |
17 |
郑玉琪,刘景双,王金达,于君宝;三江平原典型沼泽生态系统毛果苔草枯落物中化学元素变化分析[J];中国草地;2000年03期 |
18 |
高志勤;;不同毛竹纯林枯落物养分含量和贮量的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9 |
王锐萍;刘强;彭少麟;林开豪;文艳;薛宁;;尖峰岭不同树种枯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动态[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20 |
孙景波;孙禄瑞;王春;吴江;卢正茂;;人工针阔混交林枯落物的分解动态[J];防护林科技;200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