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价值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选取初一到初三 299 名学生作为被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初中学生有无偶像、偶像类型、偶像崇拜程度与不同维度自我价值感、以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
1. 初中学生有偶像的人数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人数,并且有偶像的人数在年级和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偶像类型的人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歌星影星”和“著名人物”是初中学生偶像崇拜的主流。偶像崇拜程度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大部分初中学生选择了“很崇拜,但有理智、节制”。在性别上,男生崇拜“体育明星”、“著名人物”的人数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崇拜“歌星影星”的人数显著多于男生。不同年级初中学生的偶像崇拜不存在显著差异。
2. 有无偶像在自我价值感的各个维度(除个人取向家庭特殊自我价值感之外)的主效应都很显著,有偶像的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无偶像的学生。性别上,男生的总体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个人取向家庭特殊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男生。年级在自我价值感大部分维度上的主效应显著,总体上,初三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最高,初一次之,初二最低。
3. 偶像类型在自我价值感的大部分维度上主效应不显著。对于偶像崇拜程度,处在“很崇拜,理智”水平上的初中学生的大部分自我价值感维度都高于“一般崇拜”和“非常崇拜”水平。
4. 有偶像与无偶像的初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偶像类型与偶像崇拜程度在学业成绩上的交互作用显著。“非常崇拜,迷恋”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初中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很崇拜,理智”的初中学生的学业成绩。然而“非常崇拜,迷恋” 著名人物初中学生学习成绩显著高于“一般崇拜”的初中学生。
|
|
|
|
1 |
范蔚;自我价值感培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
2 |
于海霞;在校大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评价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4期 |
3 |
龚艺华,黄希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4 |
黄希庭,凤四海,王卫红;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
5 |
翟洪昌,史清敏,黄希庭;影响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诸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
6 |
范蔚,陈红;中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
7 |
张婷;李伟民;;直面崇拜者: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与行为[J];青年探索;2008年06期 |
8 |
卢敏,殷恒婵,吴晓路;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9 |
郑海燕,刘晓明,莫雷;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取向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03期 |
10 |
王磊;;自我价值的追求与超越——关于自尊及其权变性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
11 |
李艳鸣;;孩子“嫉妒”心理从何而来[J];社区;2011年16期 |
12 |
孙利;;内在小孩疗法及其应用[J];班主任之友;2005年12期 |
13 |
龚艺华,张富洪;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对内—外控制观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
14 |
杨波;劳教戒毒者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
15 |
郑海燕,刘晓明,莫雷;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年03期 |
16 |
史惠风,刘光耀;偶像崇拜与奥赛罗悲剧[J];襄樊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7 |
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
18 |
龚昊;;前基督教传统与圣像破坏运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
19 |
陈家文;;让我们与偶像快乐同[J];高中生之友;2010年12期 |
20 |
刘仰;;偶像崇拜的怪圈[J];时代青年(月读);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