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构建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由于竞争和效率要求所致,各国各地区在宏观和中观尺度上形成的核心地带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除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核心区日益强大以外,各省也在组建和推动内部核心地域的集聚和发展,以此作为迅速扩大实力和进行省际间竞争的载体。吉林省的城市化发展较早,在全国属于发展较快的地区,但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却低于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省份,除中部地区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经济集聚力和辐射力明显不足,城市化表现出明显的粗放型特点。面对国内外日益汹涌的城市化浪潮,笔者认为加快构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是大势所趋。理论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城市群是一种有效率和生态化的地域组织形式,由此带来的集聚经济、市场扩大、创新能力提高和生态协调条件的改善都是巨大的。可以说,构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是顺应发展趋势,面向新的区域竞争的需要,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城市群的概念、内涵、形成发展条件、历史演变、界定标准、功能以及城市群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吉林省及其中部在全国与东北宏观背景下的地位与作用,并对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和内部核心地区进行区域关系分析,指出了中部地区是吉林省经济隆起带,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中部地区的现状加以描述,并进一步对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与国内外城市群进行比较分析,在综合比较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初步界定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然后分析论证了构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得出了加快构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是一种必然趋势。文章最后一部分对构建中部城市群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