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道结构TiO_2或Ta_2O_5负载型多酸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和程序升温水热法,制备了两类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含钨系多金属氧酸盐的新型固体光催化材料,即介孔结构Na_4W_(10)O_(32)/TiO_2(锐钛矿结构)和微孔结构H_3PW_(12)O_(40)/Ta_2O_5(无定形结构)复合材料;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紫外漫反射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这两类材料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上述光催化材料中,多金属氧酸盐仍保持着最初的基本结构。利用N_2吸附测定、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以上两类材料的孔道结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类催化材料均具有孔结构。其中,Na_4W_(10)O_(32)/TiO_2纳米复合材料平均孔径为3.74nm,平均粒径为8-10nm,粒子之间存在轻微聚集;同样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H_3PW_(12)O_(40)/Ta_2O_5复合材料的孔道结构、表面物理性质和形貌随H_3PW_(12)O_(40)含量不同而不同。平均孔径分布在1.15-1.91nm之间,属微孔材料;高担载量的H_3PW_(12)O_(40)/Ta_2O_5纳米材料虽有部分介孔(2.51nm)存在,但主要是由于粒子堆积造成的。低担载量的H_3PW_(12)O_(40)/Ta_2O_5复合材料由均匀的纳米微球组成,表面形态呈单分散性,平均粒径为25nm左右;随多金属氧酸盐含量的增加,粒子聚集现象明显,平均孔径逐渐减小,说明多金属氧酸盐已进入到载体孔道内部。两类光催化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均比母体多金属氧酸有很大提高。
上述光催化材料主要用于降解聚丙烯酰胺及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如罗丹明B,水杨酸及对硝基苯酚。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在光催化剂与有机污染物水溶液组成的非均相体系中,Na_4W_(10)O_(32)/TiO_2可有效降解聚丙烯酰胺;H_3PW_(12)O_(40)/Ta_2O_5则对水杨酸的矿化效果十分显著。本论文还研究了在近紫外光区H_3PW_(12)O_(40)/Ta_2O_5对罗丹明B和对硝基苯酚的有效降解,其结果明显优于用同样方法合成的Ta_2O_5及H_3PW_(12)O_(40)/SiO_2;实验结果还表明:速度恒定的水热升温处理并未改变H_3PW_(12)O_(40)/Ta_2O_5的晶型,但可明显提高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Na_4W_(10)O_(32)/TiO_2,H_3PW_(12)O_(40)/Ta_2O_5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主要基于多金属氧酸盐及载体TiO_2或Ta_2O_5本身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催化剂表面活性点的增加以及多金属氧酸盐与载体之间的协同作用。
|
|
|
|
1 |
栾国有,王明辉,王恩波,韩正波,由万胜;新型超分子化合物(NH_3CH_2CH_2NH_2)_3[PW_(12)O_(40)]·11H_2O晶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J];分子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
2 |
刘镇;吴庆银;钟芳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8年07期 |
3 |
祁素芳;付晓;毕冬琴;;[Co(phen)_3]_2[PMo_(12)O_(40)](OH)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J];化学研究;2008年04期 |
4 |
朱静;刘阳丽;段泰轲;张千峰;;三维孔状配位聚合物:[(H_2O)_2Co(VO_3)_2]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5 |
宗瑞发,田文,翁诗甫,吴瑾光,杨永丽,赵克萍,刘景福;稀土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谱学研究(Ⅰ) Na_(17)[Ln(ZnW_(11)O_(39))_2]·xH_2O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6期 |
6 |
刘宗瑞,陈保国,王力,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α-Na_6H〔GeW_9Fe_3(H_2O)_3O_(37)〕·16H_2O的合成和光谱[J];光谱实验室;2003年05期 |
7 |
胡长文,王永慧,李阳光,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J];化学通报;2001年06期 |
8 |
耿爱芳,施卫平,郭伊荇;多金属氧酸盐—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9 |
李改仙;;多金属氧酸盐结构的发展[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0 |
宋佳;李玲;;[C_(10)H_8N_2]_3[PMo_(12)O_(40)]·3H_2O的合成、结构和表征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
11 |
韩正波,安海艳,王力,栾国有,王恩波,韩正学;有机-无机杂化材料{[Na_2(H_2O)_4]_2[γ-Mo_8O_(26)·(Gly-Gly)_2]}·4H_2O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9期 |
12 |
马慧媛,彭军,韩占刚,冯宇华,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三(2,2′-联吡啶)钌层接层自组装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光致发光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1期 |
13 |
库宗军;李云波;;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光致变色机理及制备[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4 |
邓玲娟;黄方千;高丰琴;;几种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5 |
史振雨;;多金属氧酸盐[Co(phen)_3]_2(SiMo_(12)O_(40))·0.5H_2O的水热合成与晶体结构[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6 |
胡长文,甄慧,许林,王恩波;多金属氧酸盐的氧化性及氧化催化作用研究新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
17 |
黄景碧,柳士忠;多金属氧酸盐-有机金属基团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18 |
郭元茹,潘清江,韦永德,李中华,周百斌;Keggi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α-[SiW_(12)O_(40)]~(4-)的从头算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10期 |
19 |
郭元茹,周百斌,马慧媛,徐学勤,韦永德;Anderson结构稀土钼铬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表征[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2期 |
20 |
周萍,李莉,张文治,郭伊荇;多金属氧酸盐杂化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有机杀虫剂六氯苯[J];催化学报;2004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