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研究
【摘要】: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是中国古代太学发展至封建社会顶峰时期的明代首创的一项教学管理制度。它源于明朝初期官吏的不足,并受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人才观的影响而产生。实习历事就是让国子监生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被分派到政府各部门进行实习,接受实践教育的过程,如果监生历事后经考核合格则能取得授官的资格。实习历事制度建立于明初洪武时期,在明中叶得到发展与完善,明朝后期,由于该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最终渐趋衰败。但因它真正实现了书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造就了学术和培养能力相结合,是对明代太学影响深刻的教育教学制度;同时在实习历事制度正常执行的时期里,它为明代统治者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成为明统治时期的一项重要的人事制度。作为一项教学制度,它最终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但它自身暗含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仍能为当今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和实践指导。
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引言:概述明代国子监与太学之间的关系,简述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回顾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分析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阐述其建立、发展及衰败的嬗变历程。
第二章,概述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的内容,包括历事的条件、方法、时限、考核办法及授官等。
第三章,总结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的主要特征,揭示该制度对当今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