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界定及调控
【摘要】: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在抵御和调节洪水、控制和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为活动对湿地的破坏,使得作为湿地生态系统敏感因子的水的作用更加突出,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成为一个国内外关注的话题。湿地生态环境需水是指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和正常发展,保障湿地系统生态水文功能及相关环境功能正常发挥所需的水量。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为定量分析湿地水资源现状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近20年来由于人为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向海湿地生态环境在恶化,河流断流,草原沙化、盐碱化加重,天然林逐渐减少,湿地面积萎缩。本论文分析了向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查阅资料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卫片分析获取湿地相关数据,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相关理论指导下,选取湖泊洼地需水量、植被需水量、土壤需水量、生物栖息地需水量及补给地下水需水量为主要指标,计算了向海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对湿地天然来水量和现有水利工程做出评价,在对湿地来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调控的对策和措施。研究表明,要采取修建、改建引水工程和洪水资源化的措施增加湿地水分来源,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水资源统一管理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在保证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为更好的发挥向海湿地的各项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建议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及特色民族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湿地保护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