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湿地水热特征及生态气候识别研究
【摘要】: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的,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湿地有蓄水、调控径流、净水和过滤、调节气候等方面的功能。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湿地享有“地球之肾”之称。
本文从地貌景观视角对东北地区的典型湿地进行了分类,并依据东北气候区划将东北地区的湿地分为大兴安岭北部湿地,三江平原湿地,松嫩平原湿地,小兴安岭、长白山湿地,科尔沁草原湿地,辽河中下游、辽东湾湿地和呼伦贝尔草原湿地等7大湿地类型。
利用中国湿地数据库资料,东北地区面积大于10km~2的湿地统计约有65片,在其中7大湿地类型区范围内,根据Leemans和Cramer (1990)建立的全球气候网格(0.5°×0.5°)数据库数据,本文选取东北地区湿地范围区内358个气象站点气象资料,计算吉良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及湿度指数HI值。东北湿地WI值基本在20~103℃·月之间,CI值基本在-205~-80℃·月之间,东北湿地的湿度指数HI在4.5~20mm/℃·月之间。由于湿地的冷湿效应,各指数值都稍小于同纬度范围内的数值。
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指标,对东北湿地进行计算分析。东北地区生物温度BT值在4~10.5℃之间,可能蒸散率PER值在0.5~2.3之间。降水量P值在东北大兴安岭北部湿地区小于450mm,辽河中下游、辽东湾湿地区大于650mm;其余湿地区在450~650mm之间;BT值在大兴安岭北部湿地区小于5.5℃,辽河中下游、辽东湾湿地区在10℃以上,其余湿地区在5.5~9.8℃之间;PER值在大兴安岭北部湿地区和小兴安岭、长白山湿地区小于1.0,在三江平原湿地和辽河中下游、辽东湾湿地区为1.0~1.5之间,在松嫩平原、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湿地区为1.5~2.0之间。
通过对修正后的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研究,东北湿地的生命地带特征属于寒温带湿润森林、温带湿润森林、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和暖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等生命地带类型。其中大兴安岭北部湿地区属于寒温带湿润森林生命地带,小兴安岭、长白山湿地属于温带湿润森林生命地带,三江平原湿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森林草原生命地带,松嫩平原湿地属于温带半干旱草甸草原生命地带,科尔沁草地,呼伦贝尔草原湿地属于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生命地带,辽河中下游、辽东湾湿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生命地带。
|
|
|
|
1 |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2 |
王星泽;;我国湿地保护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
3 |
田竹君;;水资源与湿地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
4 |
郝玉江;王丁;魏卓;朱江;王利民;张新桥;;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5 |
郭仲军;张新平;潘伯荣;;新疆湿地的特点和保护[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Ⅶ——第七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6 |
唐焰;任青萍;;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与创建和谐社会[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
7 |
蔡守秋;吴贤静;;论几项湿地法律制度[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
8 |
刘儒清;;我国湿地保护的立法建议[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
9 |
文丽琼;;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初探[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
10 |
马健;马松;刘健;;以湿地保护为前提的七里海地区城镇可持续性发展[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