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铼、钌)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摘要】:
许多过渡金属磷光配合物具有出色的光致发光和理论内量子效率可达100%的电致发光性能,随着有机电致发光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中心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该领域的重点。其中以铱、铂配合物为基础的高效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而对于铼配合物的研究相对较少。铼配合物具有高的室温磷光量子效率、相对较短的激发态寿命和出色的热稳定性,对它们的发光机理及性能的研究可以加深对电致发光的认识和开发新型高效电致发光材料。有机光伏与电致发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过程。有机紫外光探测器件是有机光电转换器件的应用领域之一,深入研究有机器件的光伏性能对于化学/生物分析、全彩色数字图像信号检测和高能辐射测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含乙烯基砒啶衍生物的铼金属配合物作为发光中心组装了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优化浓度为2 wt.-%。首次发现室温下无法观测到光致发光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特性。它改变了人们对开发电致发光材料的传统认识,即电致发光材料的选择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光致发光的基础上,有助于开发新型OLED材料。
四氮杂苯并菲衍生物具有出色的载流子传输性能、特别是电子传输性能,本文以化合物DPPz作为配体制备了新型金属铼的配合物。并以此作为发光中心进行了电致磷光器件的组装。相对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和主体到客体的高效能量传递提高了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其中Dexter机制起着主导的作用。F?rster能量传递机制和载流子俘获机制相对微弱。器件的最大效率为6.3 cd/A,最大亮度接近1000 cd/m2,相关的机理被讨论。在电致发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相应材料的有机光伏器件的研究。利用激基复合物的形成,研究了以m-MTDATA作为电子给体,以Re-DPPz、Tb(acac)3DPPz、Eu(TTA)3DPPz、Eu(DBM)3DPPz作为电子受体所组装的光伏器件的性能。该系列器件的响应范围均位于长波紫外区,是典型的可见盲区的紫外探测器件。研究表明由DPPz所组成的金属配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能,而且还可应用于传感。
合成了两种新型金属钌表面活性剂配合物,它们与水的混合体系展示良好的溶致液晶行为。以该液晶体系作为模板剂成功地制备出相应结构的介孔分子筛,由此证明了理想液晶模板机理。
|
|
|
|
1 |
刘峻峰;液晶油墨的特点及配制[J];丝网印刷;1994年06期 |
2 |
刘孝波,江璐霞,蔡兴贤;热固液晶聚酰亚胺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1994年04期 |
3 |
张维邦,许家瑞,曾汉民;聚甲基丙烯酸4[(4’-烷氧酰基—1’—疏酰基苯)-1-羟乙氧基苯基]酯的合成[J];高分子学报;1995年02期 |
4 |
孙群辉,林尚安;新型液晶/高聚物复合膜的富氧性能及结构表征 Ⅱ.液晶/高聚物复合膜的结构表征[J];高分子学报;1995年06期 |
5 |
方国祯,吴纯,谢明贵,曾永昌;液晶作为GC固定液的发展及趋势[J];化学试剂;1996年04期 |
6 |
王宁,李国华,云茂金;液晶电控双折射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2年12期 |
7 |
徐美君;;夏普第10代线液晶面板厂正式投产[J];玻璃与搪瓷;2010年01期 |
8 |
徐寿颐,唐洪,司炜;苯基环己基乙烷类液晶的合成及其性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9 |
富淑清;第十五届国际液晶会议简介[J];液晶与显示;1994年04期 |
10 |
姜力军,刘伟,郭羽,张驰,谭玉山;ZLI-1565液晶纯相位调制特性的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5年03期 |
11 |
孙睿鹏,黄锡珉,马凯,荆海,王宗凯;聚酰亚胺膜上液晶表面锚定强度的研究[J];物理学报;1995年06期 |
12 |
卢永扬,王肇强,李成山,于金,石敏;液晶防爬作用—降低机床爬行临界速度的研究[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3 |
彭国贤!南京瑞金北村55幢205号南京市210016;液晶用低功耗背光源[J];中国照明电器;2000年08期 |
14 |
沈晓勤,方云,陆婕,夏咏梅;物化环境对化妆品液晶性的影响[J];日用化学工业;2002年03期 |
15 |
丁一;DLP的解释[J];广东印刷;2005年01期 |
16 |
;“2009液晶科技国际研讨会”在昆明召开[J];液晶与显示;2009年05期 |
17 |
丁锁柱;液晶检测雷达天线罩用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3年06期 |
18 |
陈耀祖,陈世智,马学毅;液晶用作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Ⅱ)——混合液晶的色谱行为[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3年02期 |
19 |
管振喜,夏方明,傅若农;用聚酯脱活制备液晶玻璃毛细管色谱柱[J];色谱;1988年03期 |
20 |
刘寄星;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成功的结合液晶与生物膜[J];百科知识;1995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