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酸)的提取条件优化及其结构分析

崔晓莹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长白山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经过分离纯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部分三萜类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 1.为了测定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灵芝中三萜类总量的分析方法。利用香草醛-浓硫酸与三萜类化合物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原理,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对灵芝中三萜类物质总量进行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显色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线性范围、检测限、精密度以及回收率。首次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灵芝中三萜类总量。对进一步认识灵芝酸的药用价值,对其开发综合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灵芝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2.分别采用浸提、回流、索氏回流法和超声波法对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优选出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超声波法。将超声循环技术应用到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得率。因此,本实验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用最优化条件提取出的灵芝酸提取物经碱处理分出总酸部分,用薄层色谱法对纯化后的样品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展开剂体系对样品的分离效果,优选出最佳展开剂体系,定性鉴定了三萜类化合物的存在,并且确定了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极性,为灵芝酸样品进行下一步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提供了选择流动相的参考依据。 4.考察并优化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组成、配比等分析条件,对纯化后的灵芝酸样品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首次通过人工质谱解析,确定了部分灵芝酸的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黄书铭,杨新林,张自强,徐建兰,朱鹤荪;超声循环提取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J];中草药;2004年05期
2 陆震鸣;陶文沂;许泓瑜;敖宗华;张晓梅;许正宏;;乙醇提取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的动力学研究[J];食品科学;2009年03期
3 黄书铭,杨新林,黄健,徐建兰,朱鹤荪;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灵芝样品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嵇常宇;;关于从山楂中萃取三萜类化合物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4年01期
5 李嗣乾;迟洪影;李艺;刘春龙;薛照辉;;超声波提取杏鲍菇三萜类化合物工艺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12期
6 牧人夫;李振麟;闫乃龙;;抗HIV三萜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7 凌庆枝;高莉莉;袁怀波;魏兆军;;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女贞子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J];广西科学;2009年04期
8 胡云峰;姜晓燕;崔翰元;张珂;;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灵武长枣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5期
9 张洁;段继诚;梁振;张维冰;张丽华;霍玉书;张玉奎;;超临界流体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离线联用分析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2006年04期
10 于村;俞莎;韩见龙;汤应;英张;念华;;灵芝类保健食品中三萜类化合物测定方法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6年08期
11 杨珺;食用菌与人体健康[J];四川食品与发酵;199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光明;洪霞;刘峰群;陈芳;;藏药JM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建新;门田重利;;升麻三萜类化合物的抗骨质疏松活性[A];药用植物研究与中药现代化——第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学与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震鸣;樟芝深层液态发酵及其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晓莹;灵芝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酸)的提取条件优化及其结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栗巧云;白桦脂酸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艺及测定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蒋莺;柿蒂中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工艺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松;灵芝类药物中发现多种抗癌新物质[N];医药经济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