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的校长角色研究
【摘要】:
校长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研究和实践者证明,校长在课程实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课程理论认为,校长观念、行为的转变,亦即角色的转变既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新课程是否得以实施的标志。在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校长应是“开门揖客”,是把新课程引入学校的“鼓吹者”和“倡导者”,是教师学习新课程知识,树立新课程理念的“辅导员”和“引导者”;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校长应自始至终是新课程教学和教师教学实践方式转变的“评价者”和“修正者”;最终成为学校新课程文化的缔造者和领导者。然而在国外的研究中,发现校长常常是“改革的一种阻力,而不是推动力。”在我国的实践中,也发现“校长常常对改革的理念和措施产生困惑”。那么影响校长角色转变的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因素?本文从校长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地位,校长“角色集”中“政府官员”的角色身份,新课程改革的环境和文化传统、校长的人格和能力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尝试性的回答。
文章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以及理论综述。
第二部分为课程实施与校长角色的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各课程实施理论与相关的组织管理理论的综述,说明校长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为研究者本人的叙事与反思,主要叙述自己在艰难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对自己当时的角色扮演的评价。
第四部分为结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