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中史料运用的探究
【摘要】: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历史学科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文科生的必考科目。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高考历史试卷。现行的高考历史试卷分为全国卷(含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和自主命题试卷(根据2018年最新统计自主命题的省份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海南省)通过阅读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高考历史试卷大部分都是由史料所构成。本文重点研究近五年(2014—2018年)全国Ⅱ卷高考历史试题中史料运用的特点、原则以及应对策略。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为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国内研究综述、研究意义与方法;第二部分是史料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的地位;第三部分对近五年(2014-2018)全国Ⅱ卷史料题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全国Ⅱ卷的基本情况,其次把近五年(2014-2018)史料题在全国Ⅱ卷中的分值进行汇总,最后将史料题进行分类;第四部分论述近五年全国Ⅱ卷历史命题中史料运用的特点和原则,特点有:史料来源丰富、通过史料还原历史情景、史料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深化、突出历史核心素养的时空观念,考查学生对历史整体的把握,原则有:基础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特点和原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最后一部分是高中历史史料题的备考策略。包括教师教学建议和学生学习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让更多的师生对近五年(2014-2018)全国Ⅱ卷中史料的运用有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