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改革一直是我国的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向前跃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也充分证明了教育改革才是中国教育的出路所在。在改革过程中,历史学科由于其客观因素和自身的特点等多种原因,使其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重点学科之一。
众所周知,中国旧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模式,始终是我们历史新课程改革中的阻力,如何摆脱这一阻力,努力从“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中摆脱出来;加强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以及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等阻碍中摆脱出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在新形势下打造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这些早已经成为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不可回避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进入新世纪,吉林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不仅仅是改革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改革教学理念。
本文首先从国际和国内进行课改的情况入手,大体了解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过程,我国进行的高中课改为吉林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将改革开放以后吉林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中期——初步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后——逐步展开这三个阶段。分别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设定、历史课程的设置等几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后吉林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程做一回顾和了解,并从吉林省高中历史课改的进程入手,发现我国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出现的变化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