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M14无融合生殖特异EST鉴定及全长获得
【摘要】:栽培甜菜与白花甜菜杂交而获得的单体附加系M14,其传递率是
97%,单体附加系的传递率如此高的原因是因为M14品系中存在无融合生
殖基因。为了克隆M14品系中无融合生殖相关基因,本实验室前期采用
抑制消减杂交方法,在甜菜开花的减数分裂期取样,建立了甜菜无融合
生殖系M14特异表达基因的抑制消减杂交文库,并对全部295个克隆进
行了测序,共测得211个序列表达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
用DNAMAN软件筛选可编码蛋白质的ESTs 28个。经NCBI在线相似性搜
索工具BLAST进行比对,挑选其中4个有参考价值的ESTs(Me341,Me263,
Me219,Me206)作为获得全长基因的侯选ESTs。以这4个ESTs为模板设
计特异性引物,用RT-PCR法证实这4个基因在甜菜M14中均有特异表达。
通过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法获
得Me341基因的全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得知Me341基因
与菠菜中开花转录因子有88%的相似性,并推测该基因起始密码子于全
长的372bp处,编码230个氨基酸。今后需对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一
步探索。
|
|
|
|
1 |
张正斌,王德轩;无融合生殖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1996年01期 |
2 |
马三梅,王永飞,叶秀粦,赵南先,梁承邺;人工创造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3 |
W.W.Hanna;E.C Bashaw;文淑;;无融合生殖的鉴定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1988年05期 |
4 |
范志忠,罗鹏;油菜无融合生殖人工诱导[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5 |
栗茂腾,蔡得田,黄利民,马平福;小麦和无融合生殖披碱草杂交后代(BC_2F_2)的无融合生殖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现象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2年02期 |
6 |
刘太清,沈茂松,潘生发,宋德明,罗明,严志彬,汪旭东;水稻无融合生殖新材料CYAR_(02)研究简报[J];杂交水稻;1995年02期 |
7 |
叶国盛;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固优8号[J];农技服务;1997年02期 |
8 |
邢少辰,蔡玉红,周开达;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现状与问题[J];河北农业科学;2000年01期 |
9 |
周开达,汪旭东,罗明,高克铭,周绍莉,严志彬,李平,陈放;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学报;1991年03期 |
10 |
赵炳然;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现状及展望[J];杂交水稻;1992年01期 |
11 |
吴树彪,韩雪梅,李健英;植物无融合生殖遗传研究进展──Ⅱ.遗传模式[J];山西农业科学;1995年02期 |
12 |
赵炳然;对我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思考[J];作物研究;1995年03期 |
13 |
陈才良,谢国生,蔡得田,马平福,祝虹;南京11四倍体水稻无融合生殖现象初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14 |
钟修合,常小平;超级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固优20号[J];农村新技术;2003年04期 |
15 |
颜昌轩;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取得了重要结果[J];西南农业学报;1990年03期 |
16 |
钟修合,常小平;超级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固优20号[J];农村百事通;2002年04期 |
17 |
罗大刚;无融合生殖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种子;1995年03期 |
18 |
蔡得田,陈冬玲;21世纪水稻育种的新战略──综合利用无融合生殖、异源多倍体化和体细胞杂交技术[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9 |
张福耀,平俊爱,程庆军,杜志宏,牛天堂;无融合生殖研究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J];杂粮作物;2000年03期 |
20 |
吴树彪,韩雪梅,尚勇进,牛天堂,张福耀;高粱无融合生殖胚的形态特征研究[J];植物学通报;1994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