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批判
【摘要】: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留给后人的一个引起“世纪之争”的
历史之迷,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成为二十世纪世界上最大的
学术难题,人称社会科学的“歌德巴赫猜想”。基于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东
方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和所起的独特作用,本文试从文化层
面对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进行探讨和解析,以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发展路径。全文共分六章。本文首先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进行了动态
的考察,再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形成、演进及“世纪之争”的历史
全貌;并在第二章通过对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基本特征和内涵的探源,
阐明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当今世界和时代发展中的意义,即亚细亚生产
方式并非东方社会国家所特有的社会发展形式,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
解析对世界上所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
义;在第三章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性质问题的阐述中认为,
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性质的社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人
类历史发展中的三种不同存在形态之一;本文的第四章对亚细亚生产方
式文化底蕴进行了释义,阐释其文化表征及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并从文化的视角对东亚及东南亚的兴衰发展进行了探因;本文在第五章
中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以文化遗存的形式,依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进程当中产生着影响、发挥着作用,并在与中国社会主义的现
代化事实的结合分析中历显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文化的消解与回复过程,
对与现时代发展相冲突,起阻滞作用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文化价值取向进
行了批判;第六章是本文的结尾章节,点明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亚
细亚生产方式进行再研究的理论旨趣、突破口和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操作路径给予了解析。总之,本文旨在通过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