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道德形而上学

陶悦  
【摘要】:本文尝试将牟宗三与康德哲学的关系问题从牟宗三整个宏大的哲学体系中“剥离”出来进行研究,以全面清晰地揭示这两位哲学家之间的异同。牟宗三与康德有着相似的人生和迥异的性格,更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学理相关性。他们的学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物自身在康德哲学中既是认识的来源又是认识的界限,而牟宗三却化解了物自身概念的认识论意义,将其看作一个价值概念;自由意志在康德处可思议却不可证明,因而只是一设准,牟宗三将自由意志等同于自由无限心,认为它是一真实的呈现;智的直觉在康德处是上帝的专利,人无法拥有,而牟宗三则认为智的直觉是人的潜能;康德立足于西方传统认为人是有限的,牟宗三则认定人虽有限而可无限。故康德最终只能成就道德底形上学或道德神学,而牟宗三则成就道德的形上学;在道德神学的观照下,圆善的解决指向信仰;而牟宗三则将圆善归约为一种境界。在这些具体差异背后,二人又有着某种深层的共识和相同的理论旨归,即二人都认为人是世界的最终目的,自由是人的最终目的。 本文自始至终在一个比较框架下展开,从二者人生经历、性格特征的比较,到阐述具体概念、具体问题的比较,再到理论旨归的比较,层层展开地予以梳理、剖析,以期全面展现与公正评价牟宗三会通中西哲学的努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侯照民;;“承续·融通·创新:纪念牟宗三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综述[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2 储建国;;仁护民主:现代民主与中国传统的结合——牟宗三思路的缺陷及其出路[J];探索与争鸣;2011年06期
3 王广;;牟宗三“唯‘道德心'辩证法”思想试论[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4 吴倩;;“实践智慧学”的本体论探索——试析牟宗三对中国哲学根基的重建[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5 程志华;;由“一心开二门”到“存有三态论”——儒学之一个新的发展向度[J];哲学动态;2011年06期
6 武立波;;牟宗三心学的根本困境[J];学理论;2011年18期
7 武立波;;牟宗三“新外王”的困境[J];世纪桥;2011年11期
8 卢兴;;基于实践亲证的儒家信仰——对牟宗三“智的直觉”说的考察[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9 卢兴;吴倩;;“事实/价值”等于“现象/本体”吗?——对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说”的一个检讨[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汪频高;;论牟宗三对秦政及法家思想的批判[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8期
11 张义生;;自然哲学与道德形上学的分野——牟宗三前后期易学思想比较研究[J];齐鲁文化研究;2009年00期
12 甘培聪;李萍;;康德对理性事实的诉求[J];现代哲学;2011年04期
13 王兴国;;略论牟宗三的董学研究及其意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4 吴圣正;;牟宗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改造及其良知坎陷说[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15 鲁鹏一;于志勇;;《孟子·告子上》前八章述论——从牟宗三与信广来的诠释出发[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16 张锦波;;浅论《心体与性体》中“体”字的内涵[J];理论界;2011年07期
17 曾美珠;;论析牟宗三的真美善“分别说”、“合一说”及其关系[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18 任剑涛;;重提儒学第三期发展:现代性儒学建构的进路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9 许春华;;诠释与文本的契合——论老子之“道”“无”“有”的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0 贾庆军;;“内在一元倾向”解析——从刘述先《黄宗羲心学的定位》谈起[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泽波;;道德他律的尴尬——牟宗三判定朱子为道德他律献疑[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宋宽锋;;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到底说什么——从道德形而上学的角度看[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唐亦男;;从牟宗三先生的朱子研究探讨朱子思想中的现代性[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曾晓平;;康德的“成圣”命令(提纲)[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舒远招;;康德哲学的人学旨趣[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德仁;;新儒家说易[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迎年;;孟子:一个道德形上学家?——在“心”与“利”的剥离中对话现代新儒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罗义俊;;中国儒学:大综和系统[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悦;道德形而上学[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张海燕;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唐圣;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倩;儒家超越之路的现代探寻[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庆杰;宋明理学美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5年
6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兴国;从逻辑思辩到哲学架构[D];南开大学;2000年
8 郭荣丽;文化理念的构建与落实[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张三萍;现代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陈芷烨;现代新儒家对传统佛学的诠释与借鉴[D];湘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巍;牟宗三“历史哲学”浅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龙计兵;牟宗三智的直觉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聂增;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4 聂燕燕;牟宗三“良知坎陷”论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5 夏亚平;传统的超越与回归——对牟宗三现代化观念的反思[D];湖南大学;2010年
6 李冉;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思想体系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7 禹荣荣;从牟宗三的宗教观看儒学和基督教在现代中国的冲突与互动[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强;道德与政治之际[D];山东大学;2012年
9 孙雪雷;牟宗三对《大乘起信论》的研究与诠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孔林;生命的圆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继民;牟宗三的浩然之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苏州大学哲学系 李兰芬;《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简介[N];光明日报;2009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我和哲学有个约会[N];深圳商报;2011年
4 胡伟希 (本报书评人);“内圣”如何通向“外王”[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YMG记者 耿晶 通讯员 胡国锋;栖霞牟氏的卓越文人[N];烟台日报;2010年
6 周原(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生);东海西海,心同理同?[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7 陈洁;杜维明:此心安处是吾乡[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晋悦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赵敦华;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樊浩;和谐伦理的道德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胡晓明;清初、江南与家族文学[N];文汇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