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油量点燃煤粉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摘要】:我国石油资源匮乏,大量需求依赖进口,燃煤机组在启停和低负荷稳燃时需消耗大量燃油,因此研制锅炉节油技术,降低发电成本,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电站锅炉节油技术主要有无油点火技术和微油点火技术。本文针对微油点火技术进行了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实验部分按照与某电厂660MW机组W火焰锅炉尺寸相同的单只微油量侧向点燃煤粉燃烧器试验台上进行了贫煤的点火试验,获得了不同煤粉浓度及一次风速对微油量点燃贫煤煤粉燃烧过程的影响。当煤粉浓度由0.27kg/kg增加到0.80kg/kg时,燃烧器中心线以及两侧距离中心线116.5mm处的温度场逐渐降低,布置油枪侧温度高于油枪对侧温度,煤粉燃尽率和C、H消耗率降低,燃烧器出口中心处的氧量为0.41-3.64%,煤粉在燃烧器内流动和燃烧产生的阻力为1400-2200Pa。当一次风速从15m/s到30m/s变化,贫煤煤粉均能被点燃,火焰明亮。15m/s风速时煤粉浓度0.99kg/kg,浓度高不利于点燃,30m/s风速下一次风和煤粉动量大,导致管道内火焰扩散不均匀,靠近油枪边壁温度高于900℃,综合考虑燃烧状况和边壁温度,20、25m/s为最佳风速。燃烧器出口中心处的氧量为1-3%,煤粉在燃烧器内流动和燃烧产生的阻力为1300-1800Pa。
本文数值模拟部分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燃用烟煤的800MW锅炉上的单只微油量中心点燃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燃烧特性。燃烧系统中包含燃煤和燃油,对气相燃烧模拟采用二混合分数方法。通过模拟得到在油煤混燃时,火焰中心并不在燃烧器的正中心,燃烧初期火焰中心在主油枪侧,随着辅助油枪侧燃油逐渐被点燃,火焰中心逐渐移至辅助油枪侧。燃烧内部中心区域温度高,靠近边壁处温度低,燃烧器出口中心处氧气浓度接近0。将数值模拟所得温度场和气体成分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照,表明计算模型合理。
|
|
|
|
1 |
陈志强;冯涛;尚国红;;煤粉炉燃烧蔗糠的实践[J];造纸科学与技术;2007年06期 |
2 |
陈志强;冯涛;尚国红;;煤粉炉燃烧蔗糠的技术改造[J];中国设备工程;2008年03期 |
3 |
;煤粉炉增钙渣灰利用技术[J];建材工业信息;2001年01期 |
4 |
张勇胜,边疆,方梦祥,王树荣;煤粉炉应用撞击式分离器的可行性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1999年03期 |
5 |
王鑫鑫,徐向东;中型煤粉炉运行优化主导因素法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
6 |
李晓凯;陆志军;;煤粉计量及浓度在线监测系统在锅炉上的应用[J];冶金动力;2008年04期 |
7 |
何家骥;;15000吨运煤船的煤粉式锅炉设计总结报告[J];交通大学学报;1960年02期 |
8 |
谢晋根;;SHF20-25/400-AI型煤粉炉的更新改造[J];节能;1992年08期 |
9 |
俞志红,陈亚忠;煤粉炉中煤粉的爆炸机理及防爆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05年06期 |
10 |
解其林;MPS中速磨煤机旋转式煤粉分离器的改造及应用[J];中国电力;2005年03期 |
11 |
毕德刚;;煤粉炉运行节能措施探讨[J];宁夏电力;2010年02期 |
12 |
田口正己;宋安居;;中等容量煤粉炉特点和运行经验[J];锅炉技术;1987年08期 |
13 |
曹欣玉,范红宇,周俊虎,程军,赵翔,黄镇宇,周志军,岑可法;W型火焰煤粉炉两段喷钙脱硫技术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3年03期 |
14 |
何凯;;新型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简介[J];山西科技;2011年06期 |
15 |
徐春晖,徐向东;中型煤粉炉运行优化主导因素法的理论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
16 |
杨水军;中压锅炉煤粉经济细度的确定[J];节能;2001年11期 |
17 |
孟运杰;;谈谈煤粉炉的污染问题[J];金属制品;2005年06期 |
18 |
王鑫鑫,徐向东;中小煤粉炉运行优化新方法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1年04期 |
19 |
刘聿拯,刘向龙,袁益超,庄亚平;煤粉炉改燃天然气对锅炉热力性能的影响[J];锅炉技术;2004年05期 |
20 |
胡志明;我厂25t/h煤粉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J];工业锅炉;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