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光学薄膜质子和电子辐照着色效应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带电粒子辐照设备,对以真空物理沉积方法镀制在石英玻璃基片上的MgF_2、ZrO_2和Al_2O_3三种典型增透膜材料分别进行了60keV电子和质子的辐照试验,总结了三种光学薄膜透过率随辐照注量的退化规律;在光学材料辐照色心理论基础上,用吸收光谱解析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质子和电子辐照条件下每种薄膜内部形成的吸收带数量及其对应的色心种类。
电子和质子辐照不影响材料的晶体结构,但对材料具有着色效应,从而改变其光谱性能。质子辐照后,MgF_2薄膜在260nm、320nm、370nm和440nm附近产生四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一个F型色心和三种不同的F_2型色心;ZrO_2薄膜主要在210nm、260nm、290nm、370nm和510nm附近产生五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E'型色心,H_2型色心,本征吸收的缺陷型色心,F型色心和F~+型色心;Al_2O_3薄膜主要在197nm、250nm、280nm、350nm和450nm附近产生五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F心,F~+心,F_2心,F~3+心和F~2+心;透镜增透膜系主要在370nm、400nm、450nm、500nm、580nm和750nm附近产生六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MgF_2的F_2型色心,Al_2O_3的空穴心,Al_2O_3的F~2+心,ZrO_2的F~+心,Al_2O_3的F_2~+心和Al_2O_3的吸收带。电子辐照后,MgF_2薄膜在230nm、260nm、290nm、450nm和490nm附近产生五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F_2型色心、F型色心、两种F_2型色心和HD型色心;ZrO_2薄膜主要在210nm、240nm、280nm和340nm附近产生四个吸收带,分别对应于E'型色心、H_2型色心、本征吸收的缺陷型色心和F心;Al_2O_3薄膜主要在195nm、230nm和390nm附近有三个色心吸收带,此三个吸收带分别对应着F心、F~+心和空穴心;透镜增透膜系主要在370nm、400nm、440nm、和490nm附近有四个色心吸收带,分别对应于MgF_2的F_2型色心,Al_2O_3的空穴心,Al_2O_3的F2~+心,ZrO_2的F~+心。
各种色心的形成和累积过程不仅取决于材料及带电粒子种类,与辐照粒子能量也有关。一般色心浓度随辐照注量的增加而增加,也有一些相互关联的色心在辐照过程中相互转化。
|
|
|
|
1 |
祖小涛,林理彬,封向东,卢铁城,王治国,霍永忠;1.7MeV电子辐照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影响[J];核动力工程;2000年06期 |
2 |
祖小涛,刘丽娟,封向东,林理彬,戴晶怡,傅平,霍永忠;电子辐照CuZnAl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稳定化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3 |
翟冬青;电子辐照对硅双极晶体管参数的影响[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2年02期 |
4 |
卢勇,林理彬,邹萍,卢铁城,何捷;1.7MeV电子束在VO_2热致相变薄膜中引起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变化[J];功能材料;2001年05期 |
5 |
王震遐,李学鹏,余礼平,马余刚,何国伟,胡岗,陈一,段晓峰;电子辐照诱发固态相变导致的氮化硼纳米结构生长[J];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
6 |
范志国,勾振辉,李安利,郑胜男,朱升云;高注量中子和电子辐照掺杂硅缺陷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1994年00期 |
7 |
蔡佳利,李杲,杨小牛,苏峰育,董为民,周恩乐;电子辐照对聚反式1,4-丁二烯晶型转变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9年11期 |
8 |
张海涛,孔令柱,张强基,杨本福,罗顺忠,赵国珍,张奇峰;氢气氛下电子辐照对氧化铝特性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1年05期 |
9 |
;其他[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2期 |
10 |
胡本芙,吴承健;新型抗辐照氧化物弥散强化(ODS)型铁素体不锈钢辐照损伤特性研究[J];金属学报;1995年11期 |
11 |
盛钟琦,肖洪,彭峰,遆忠信;电子辐照时奥氏体不锈钢的空洞肿胀行为(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5年00期 |
12 |
林茂清,蒋波,何泽霖;电子辐照技术在茉莉花茶窨制上的应用研究[J];中国茶叶;1996年05期 |
13 |
汪京荣;掺银和电子辐照对YBCO/Ag多晶厚膜的磁通钉扎增强作用[J];稀有金属快报;1999年09期 |
14 |
李令新;;“电子辐照轮胎胶片预硫化生产线”等五项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1年08期 |
15 |
田岡忠美,邹本三;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在金属材料性能研究中的应用[J];金属学报;1981年03期 |
16 |
陈祖耀;赵于文;钱逸泰;李燕;付佩珍;杨丽;范成高;;低温等离子体化学法制备纳米级TiO_2超细粉末[J];功能材料;1992年02期 |
17 |
曾燕屏,万发荣,褚武扬,黄学军;氢对ODS铁素体钢辐照性能的影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8 |
何捷,林理彬,王鹏,卢勇,邹萍,王治国,甘荣兵;电子辐照MgAl_2O_4透明陶瓷诱导缺陷退火行为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19 |
李瑞琦;李春东;何世禹;杨德庄;;Kapton/Al薄膜的电子辐照损伤[J];材料研究学报;2007年06期 |
20 |
蔡莉莉;李晶;;电子辐照对直拉硅中氧沉淀的影响[J];材料导报;2008年S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