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枓栱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当属古代木结构。节点连接是木结构的关键问题,而枓栱连接中国古代木结构两种节点连接形式之一。枓栱是一种十分独特的,集榫卯技术大成的组合构件。枓栱连接为半刚性连接,能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式建筑,坐落在山西省应县。全塔六檐四平坐、五明层,共九层,所有枓栱各有异同,共有36种不同做法。本文选取应县木塔中各枓栱作为分析对象。
论文对各枓栱的构造形式、功能进行了归纳总结。运用ABAQUS程序建立了各枓栱的三维有限元腜停⒍云浣辛耸蚝稍刈饔孟潞退胶稍刈饔孟碌数值模拟,分别得到了枓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并归纳总结了各枓栱的破坏形式及传力路径等。
基于各枓栱在竖向荷载下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ABAQUS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枓栱之间的不同构造对其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鳀挅碓谑蚝稍睾退胶稍作用下,破坏形式各有异同。论文通过对各枓栱破坏形式的比较分析,将各枓栱破坏形式相同的划分为同一类别。
根据各枓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枓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简化力学分析模型和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简化力学分析模型,可以用来简单有效地预估各枓栱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
|
|
|
|
1 |
丁士章;吴寿锽;张荫榕;;应县木塔避雷机制的探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
2 |
李大华,徐扬,郑鹄;山西应县木塔修缮中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地震;2002年02期 |
3 |
刘光勋;;山西应县木塔在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兼谈应县木塔维修方案的意见[J];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02期 |
4 |
邸志坚;原碧霞;吴琼;;世界最古老木塔有何“长寿”秘诀?[J];建筑工人;2009年04期 |
5 |
林楚平;应县木塔——游踪拾零(续二)[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年06期 |
6 |
李铁英,魏剑伟,张善元,李世温;木结构双参数地震损坏准则及应县木塔地震反应评价[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2期 |
7 |
王林安;樊承谋;付清远;;应县木塔普柏枋和梁栿节点残损机理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2008年02期 |
8 |
高育红;;应县木塔为什么不怕地震[J];青年科学;2009年Z2期 |
9 |
;中国古建筑的命运抉择[J];风景名胜;2006年11期 |
10 |
孟繁兴
,张畅耕;应县木塔维修加固的历史经验[J];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04期 |
11 |
魏剑伟,李铁英,张善元,李世温;应县木塔地基工程地质勘测与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
12 |
魏剑伟,李世温;应县木塔地震影响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13 |
李铁英,魏剑伟,张善元,李世温;应县木塔实体结构的动态特性试验与分析[J];工程力学;2005年01期 |
14 |
马炳坚;;山西应县木塔应当怎样修?[J];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02期 |
15 |
徐燊,李子剑,刘鲁;高效的建筑动态建模方法研究——在应县木塔三维复原中的应用与分析[J];华中建筑;2003年01期 |
16 |
肖旻;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17 |
钟葵;李华东;;抗震的中国古建筑——山西应县木塔[J];科学之友(A版);2008年09期 |
18 |
李铁英,张善元,李世温;应县木塔风作用振动分析[J];力学与实践;2003年02期 |
19 |
陈国莹;;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自重估算[J];古建园林技术;1984年03期 |
20 |
李大华,徐扬,郑鹄;对山西应县木塔采用纳米复合纤维加固的建议[J];山西地震;2001年04期 |
|